原本听到动静急匆匆跑过来想看个究竟的小雨,见到这般情景,先是一愣,随即立刻伸出小手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连连后退,小小的身子几乎要缩成一团,嘴里用细若蚊蚋的声音悄悄嘟囔着:“娘欸!这……这当我是透明的么?”
两人和好如初,感情反倒比从前更加甜蜜融洽,仿佛在蜜糖里又添了一勺油,愈发浓稠得化不开。
他们不仅一同用了早膳,那清粥小菜也吃得有滋有味,席间眼波流转,笑意盈盈;到了午间,靖亲王府更是热热闹闹地摆开家宴,一家老幼齐聚在前院花厅的迎春花架下,吃了一顿难得的团圆饭。
阳光透过繁密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杯盘交错间,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其乐融融。
经过这一次小小的风波,景家上下也更加透彻地了解了太子胥子泽的品性与担当,更看清了自家女儿(孙女)景春熙那份坚定不移的心意。
虽然这赐婚来得早了些,让人有些措手不及,但转念一想,早些定下,反倒能从容不迫地及早做准备,方方面面都能考虑得更周全些。
果然,午后上值的时间还未到,宫里的仪仗便已到了蓉恩伯府门前。
主事的卫姑姑领着皇后赏赐的太监和宫婢,总共三十人,井然有序地进了府。
那卫姑姑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穿着一身得体的宫装,言谈举止滴水不漏,眼神活络,一看便知是个八面玲珑、极会办事的人,吩咐起事情来利索爽快,毫不拖泥带水。
最让景春熙心头一紧的是,这次皇后真真切切地送来了两位教养嬷嬷。她一想到日后要被规矩束缚着,不由得微微蹙起了眉头,露出几分苦恼的神色。
胥子泽在一旁瞧见她这模样,忍不住轻笑出声,凑近了些,低声温言安慰道:“放心,这两位嬷嬷并非那等刻板严苛、墨守成规之人。是周嬷嬷亲自挑选的点派之人,算起来也是她的徒儿,最是懂得变通。”
听他这么一说,景春熙再仔细打量那两位嬷嬷,见她们约莫四十多岁年纪,面容虽严肃,但眼神温和,对自己行礼时更是恭敬有加,没有丝毫怠慢,她那颗提着的心才稍稍放了下来。
胥子泽便索性当着众人的面,朗声对景春熙说道,话语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维护:“熙儿,该学的规矩自然要用心学。不过,这些人既然已是赏赐下来而非暂时借用,那便是你的人了,如何安排、如何使唤,全凭熙儿你做主处置。”
太子这话说得清晰明白,带着明显的警示意味。底下站着的所有宫人闻言,脸色皆是一凛,心中那点可能的轻视和懈怠立刻收了起来,个个屏息凝神,愈发恭敬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