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暗访十年天涯或暗访十年天涯在线书库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在这里,我整天像一条沉默的狗,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会说一句话的。老实说,从走进窨井的第一天起,我就想着赶快逃离这里。这里杀机四伏,恐怖笼罩在窨井的每一寸空间里。
可是,我没有机会离开。我的身边每时每刻都有人跟着,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人。白天乞讨的时候,我看着脚边的蚂蚁都感到很羡慕,他们可以自由往来,他们可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可是我不行。
窨井是乞丐群落里重要头领的家,也是我的家,可是这个家却让我心存恐惧。
窨井里冬暖夏凉,外界的炎热和寒冷无法穿透厚厚的地表,确实是一个天然上佳的居住地。然而,只有我们完全陌生的一群人,才会选择这里居住。他们的生活,我们一无所知。
睡在窨井里的时候,我照样很知趣地睡在最外面,最里面是帮主和那个女人。有一天夜晚,我突然被那个疯女人的叫声惊醒了,不,应该是呻吟声。在窨井的这些天里,我每天夜晚都处于半睡眠中,我担心会在睡梦中遭逢不测。那个女人的呻吟声夹杂着帮主狗一样的喘息声,像波浪一样阵阵涌来..,可是我没有任何反应,恐惧已经让我的欲望荡然无存。我侧耳听到那些老大们都睡得很香,有的还打着鼾声。他们大约早就习惯了疯女人夜晚的喘息。
我还看到老大们对这个疯女人好像都很害怕,他们看她的眼神躲躲闪闪。疯女人是窨井里唯一的一道风景,可是他们不敢欣赏。
这个疯女人怎么会来到这里?
虽然我身处红尘滚滚的城市里,却与这个城市格格不入。我不知道在乞丐群落的外面,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相信报社肯定也一直在找我,可是他们找不到我,他们不知道我就在地下,在窨井里,在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在谁也不知道的隐秘的角落里。
我与外界完全失去了联系。在这里,我只能寻求自救。
每天晚上挨着我睡觉的那个老大,是刚刚被提拔的。他也只是比我早两个月才有资格?睡在窨井中。他年龄已经很大了,额头和脸颊上的皱纹密密麻麻,像被刷子刷过一样,腰身佝偻,像个虾米。后来我知道,他已经沿街乞讨五六年了。
以前的财务是怎么死的和帮主的身世,也都是他告诉我的。他还偷偷地告诉我说:“帮主是个大浑球,手里有命案。”那时候我一直以为这位老大说的命案是残害财务的案子,不知道他说的是另外一桩事情。
现在已经忘记了当初是怎么和这位老大走到一起的,怎么想也想不起来。反正人和人之间有一种叫做感应的东西,你看到某一个人,就感到亲切,就想和他交往,这就是感应;你见到另外一个人,就有一种排斥,甚至连他说话的声音都不想听到,这也是感应。当初看到那些老大时,我就认定了这个人是好人。他的嘴角有两撇愁苦的纹路,就像一对小括号。他不像他们那么凶恶霸道,他就像一个刚刚从田间地头回来,摔打摔打裤脚上的尘土,再点燃旱烟袋的农夫。事实上他就是一个农夫,被人欺负(他一直没有告诉我被欺负的情形,受了什么样的欺负)后,就跑到城里做了乞丐。这些也是他以后告诉我的。他说他想走,可是拿不出放在帮主手中的“提成”。
他姓吴,我那时候一直称他吴哥。
吴哥的手下有六个乞丐,大部分都是假扮残疾人的少年。帮主给少年们规定的任务是每人每天要乞讨到100元。别的老大手下如果有人没有完成任务,就会遭到毒打、饿饭等惩罚,第二天还要照样去干活;可是吴哥从来不打这些少年,完不成任务的时候,他也会假扮成瞎子上街乞讨,拿着个破碗、拄着根竹竿,靠在公交站台上一遍又一遍地说:“大爷大哥行行好,给我一元不嫌少,回去你捡金元宝……”
有一次,吴哥和我说起了他以后出去的情景。他说他有一对儿女,等到我们都出去后,让他儿子跟着我学写字算账,“女儿就算了,女儿总归是人家的人,花那闲钱干啥?”
我含含糊糊地答应着。
突然,我想起了那次帮主跟一个老大说“你以后再不要来了”后,那位老大吓得浑身筛糠,我问为什么会这样?吴哥说:“那就是说,要把他做了。”
原来帮主如此阴险恐怖。
我又问起了那两个和我隔街乞讨的残疾儿童。吴哥的神情突然变得非常悲戚,他偷偷地告诉了我帮中的秘密。
吴哥说,帮中还有几个打手,平时就在城乡结合部游荡,看到那些没有人照管的孩子,或者跑出家门的孩子,就偷出来,在一个连吴哥也不知道的地点,这些可怜的孩子被弄断腿脚或者手臂。再过一段时间,这些孩子就被带出来乞讨。
我听得大汗淋漓。
我不知道这些是不是真的,因为我从来没有见到过打手弄残孩子的现场,但愿这些只是传说。
一场大雨过后,天气变得凉快了。大街上的人都穿上了长衣长裤,可能已经到了立秋时节,可是我不知道今天是几月几号。乞丐的生活每天都是一样的,乞丐的时间都是静止的。
有时候,坐在街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从面前走过,看着他们鄙夷不屑的眼神,听着他们呵斥我的声音,我感觉不到丝毫委屈。我已经完全把自己当成了一个乞丐,乞丐是这个世界上脸皮最厚的人,心灵最麻木的人。他们为了钱对什么嘲弄都不在乎,所谓的自尊自强在他们的心中荡然无存。var/var
有时候,看到那些给我的破碗里丢了一元钱的人,我想:如果这不是钱,而是一本书该有多好,随便什么书籍都行,哪怕是一张有字的纸片也行。我的眼睛和心灵太饥渴了,太需要文字来滋润了,那些字正腔圆、正大光明的方块字。我想起了茨威格的小说href=455/im《象棋的故事》,如果能够给我一本棋谱,我现在也能练成一个象棋高手;如果给我一本卦书,我就会练成一个算命高手。现在,再难看懂的书籍,我也愿意看,我也完全能看懂。我相信。
有一天,我看到马路对面的商场门口突然出现了两张乞讨的新面孔。他们是一男一女,肤色黝黑,看起来好像很健壮。男子穿着绿色的冲锋衣,女子穿着红色的冲锋衣;男子穿一条迷彩裤,女子穿一条牛仔裤。他们的衣服应该很值钱,因为看起来很结实。他们的脚边还放着两个鼓鼓囊囊的登山包,那两个登山包也价值不菲。他们跪在地上,向人乞讨。
这样看起来很有钱的两个人,居然也乞讨,很快就引来了路人里三层外三层地观看,还有人不断地向他们的脚边丢钱。那天,因为他们的到来,我的生意严重地受到了影响。
午后,趁人不注意,我悄悄地收拾好破碗,夹在衣服里,穿过马路,走向他们。我想知道,这两个“有钱人”,为什么要和我抢生意?
我挤进人群中,看到这一对男女跪在地上,低着头,像忏悔一样。他们膝盖前放着一张纸,纸上写着几行字,那种语调相当幽默和煽情:“你们看看我们这种丢人的样子,是不是觉得我们是骗子?事实上我们不是骗子,我们是旅友。我们来到了你们这座城市,丢失了钱包,我们只想要点回家的钱。当你下班的时候,你为什么急急忙忙往回赶?是因为有家在等待着你。现在,也有家在等待着我们,可是我们没有钱回家。请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并留下你们的电话,我们回家后一定会把钱还给你们。”这张纸很新,看起来应该是刚刚写上的,那么,他们也就应该是刚刚丢失了钱包。纸张上还留有他们的电话号码,有围观者拨打了这个号码,居然能够打通。
于是,就有人满怀悲凉地看着这一对男女,从口袋里掏出钱来,放在那张纸上。没有人愿意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不图回mark/mark报一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再说,给人一点钱,解决燃眉之急,又怎么好意思要求人家还钱呢?
那天那对男女很丰收,他们足足收入了几百元。黄昏的时候,他们离开了。
他们是真的旅友,还是假装旅友的骗子?我想不明白。
但是,我看到他们收拾行装的时候,那种眼神有着强力按捺不住的兴奋,而且,他们在走出一段路程后,看到没有人注意他们,就打的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