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儿见了,因常年在宫中,什么也不缺,对这些东西虽是并不在意,可也感念自己虽不在宫中,可元妃还能时时记挂着自己,心里也是暖暖融融的极为受用。
黛玉见了,因早有宝玉跟她透露过元妃的真实态度,故对此却也没有丝毫放在心上,只感念宝玉为她所做的一切,心中不由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只盼着能早日跟宝玉成就好事,这一辈子便也就无所求了。
这日正是初一,宝玉起床刚刚梳洗毕,正欲往潇湘馆找黛玉。只听房外有丫头通报道:“婉儿姑娘到了。”话音刚落,只见婉儿笑嘻嘻的走来,后面只跟了映月等四个侍女,却不见了两位教引嬷嬷。
宝玉见了节里单子,只会心一笑,心道:“姐姐这手可玩得漂亮,面上谁也不得罪,不愧是玩弄权术的高手。”心里则是默默的感激元春暗地里对自己和黛玉婚事的支持。
宝钗见了,心里虽有些不太满意元妃和稀泥的态度,可也算是理解元妃的难处:“公主那边自是不用说,黛玉那边因林如海的缘故自也是不能得罪的,面上自是要一碗水端平的。”想到这里,觉着元妃还是偏着自己的,心里也就平衡了。
宝玉见了不觉有些奇怪,忙问其故。婉儿笑道:“宝哥哥说的是那两个老婆子啊,我嫌她们嘴太碎,又没点眼色,连宝哥哥的人都敢得罪,便撵回宫去了。过段时日,等元妃嫂子给我再挑两个好的来。”
宝玉听得一阵汗颜,心道:“你厉害,像这样的嬷嬷可是最难缠的,也只有你才降得住她们。”宝玉忙让坐吃茶,跟婉儿闲聊了起来。说起元妃命打平安醮的事儿时,只见婉儿挤眉弄眼的神秘笑道:“宝哥哥,你可知道元妃嫂子为何要让大伙儿去清虚观初打平安醮吗?”
宝玉生日已过,转眼便已近端午。元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命荣宁两府到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又命贾珍带领族人在观中跪香拜佛。
另有元妃赏的端午节礼也到了:贾母的是香玉如意一对,玛瑙玉枕一套,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贾赦、贾政、邢夫人、王夫人等只少了香玉如意。
凤姐、李纨是每人两匹纱、两匹罗,两个香袋儿,两个锭子药。宝玉、黛玉、婉儿(公主)、宝钗一样,只少了香玉如意和玛瑙枕;迎、探、惜三春则只单有扇子和数珠儿;其余人等则什么也没有。
见公主进来,众人忙让坐吃茶。见公主这气势,麝月、晴雯因昨晚去请吃了闭门羹,似乎想故意气她似的。只听晴雯笑道:“哎,可惜昨夜姑娘不在。”公主忙问:“你们夜里玩了些什么来?”
麝月便说:“可告诉不得姑娘!昨日夜里热闹非常,连往日老太太、太太带着众人玩,也不及昨儿这一玩:一坛酒我们都鼓捣光了。一个个喝的把臊都丢了,又都唱起来。四更多天,才横三竖四的打了一个盹儿。”
宝玉见晴雯有些尴尬,忙跟着描补着笑道:“我竟也不知道了。若知道,给你脸上抹些墨。”说着,丫头进来,伺候梳洗。宝玉笑道:“咱们也算会吃酒了,一坛子酒怎么就吃光了。——正在有趣儿,偏又没了。”
麝月笑道:“原要这么着才有趣儿,必尽了兴,反无味。昨日都好上来了,晴雯连臊也忘了,我记得她还唱了一个曲儿。”秋纹笑道:“麝月姐姐忘了,连姐姐还唱了一个呢!在席的谁没唱过?”众人听了,俱红了脸,用两手握着,笑个不住。
只听晴雯还在哼哼唧唧的一阵胡乱唱着小曲,宝玉也喝得昏昏欲睡,忙道:“晴雯,不用叫了,咱们且胡乱歇一歇。”自己便枕了那红香枕,身子一歪,就睡着了。麝月见晴雯醉的很,恐闹他吐酒,只得轻轻起来,就将晴雯扶在宝玉之侧,由他睡了。自己却在对面榻上倒下。
众人甜梦憨睡,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次日,麝月睁眼一看,只见天色大亮,忙说:“可迟了!”向对面床上瞧了一瞧,只见晴雯头靠在宝玉胸前,两臂犹自紧紧的搂着宝玉猿腰,睡犹未醒,连忙起来叫他。
且说等送走众姐妹,关了门,怡红院里众人复又行起令来,麝月、晴雯等又用大钟斟了几钟,用盘子攒了各样酒菜与地下的老妈妈们吃。彼此有了三分酒,便拳赢唱小曲儿。那天已四更时分,老妈妈们一面明吃,一面暗偷,酒缸已罄,众人听了,方收拾盥漱睡觉。
正当众人笑闹间,只听房外有丫头通报道:“公主来了。”话音刚落,只见宝庆公主打进门来,身后跟着两个嬷嬷,四个侍女。公主气呼呼的冲宝玉道:“好你个宝玉,昨晚过生日也不叫我!都拿我当外人,哼!”
这下听得公主更是气的七窍冒烟,气道:“哼,你们一个个是说来故意气我的吧!宝哥哥,你倒跟我说个理来,园子里姑娘们都请了,为什么就单单落下我一个!今儿你不跟我说个明白,我跟你没完,哼!气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