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帝盛天</span>“怎么,不愿意?”</p>
帝承恩回过神,当然知道她不是真生气,笑着解释道:</p>
<i>帝承恩</i>“不是。”</p>
<i>帝承恩</i>“只是我从小便没有亲人,突然有人还告诉我,可以叫姑祖母,心里有种特别的感觉。”</p>
<span>帝盛天</span>“那就巧了。”</p>
<span>帝盛天</span>“我对你也有种特别的感觉,所以你这个侄孙女,我认定了。”</p>
<span>帝盛天</span>“还不叫姑祖母?”</p>
帝盛天眼神带着一丝期待地注视着她,帝承恩弯了弯嘴角,爽快亲切地喊道:</p>
<i>帝承恩</i>“姑祖母。”</p>
<span>帝盛天</span>“这就对了。”</p>
帝盛天舒朗一笑,颇为满意,看向她的目光隐含着欣赏之意。</p>
之前对她的了解,和百姓听到的差不多,当这些天真正接触下来,她的豁达,她的聪慧,她的胆识,她的魄力,非寻常女子能比。</p>
<span>帝盛天</span>“承恩,你看这大靖京城,风景如何?”</p>
两个人并肩,目光眺望伏翎山下。</p>
<i>帝承恩</i>“京城巍峨,国土如画,气象万千,世间繁华汇聚于此。”</p>
<span>帝盛天</span>“我第一次俯瞰京城,是跟韩子安一起来的,万里河山,波澜壮阔。”</p>
<span>帝盛天</span>“彼时我跟子安发誓,要在这片土地上创建一个太平盛世。”</p>
帝盛天望向皇宫,生出怅然之意。</p>
<span>帝盛天</span>“大靖得国不易,好不容易天下太平,韩子安却身染重疾,他已经没有时间教韩仲远如何做一国之君。”</p>
<span>帝盛天</span>“可即便如此,他还是为韩仲远做了千般打算,只是谁都没有想到千算万算,独独没有算到韩仲远会如此自私多疑。”</p>
<i>帝承恩</i>“韩仲远不配为皇,亦不配坐拥大靖江山,为天下之主。”</p>
帝承恩神色悠远,说得一派坦然,并不避讳收敛。</p>
俯瞰江山,眉目凛然深沉,帝盛天注视着她,有些晃神,仿佛看见当年和她指点江山的韩子安。</p>
威慑天成,帝皇之气。</p>
<span>帝盛天</span>“承恩,这条路不好走。”</p>
<i>帝承恩</i>“这世上又有哪一条路是好走的。”</p>
<i>帝承恩</i>“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
平静而铿锵的声音回响着,帝盛天早已沉寂的心,竟然有那么一刻为之一振,那股久违的热忱,好像又回到了二十年前。</p>
<span>帝盛天</span>“说的好。”</p>
…</p>
从伏翎山回来,韩仲远斩断了那柄墨绿铁剑,发现先帝的传位圣旨。</p>
韩仲远幡然醒悟,身形一晃,拿着圣旨,虚弱地捂着胸口咳嗽着,莫大的悲痛席卷而来,他无力地倚在身后的书案边。</p>
眼底泛红,悔恨的泪水顺着脸颊滴落,最终低下了头。</p>
…</p>
嘉昌十七年,韩仲远颁下一道圣旨,称自己年事已高,重病缠身,故退居西郊别院,不再理朝政之事,禅位于靖安侯帝梓元。</p>
这道圣旨后,还特别拟了一道旨昭告天下,言前状元郎温朔乃帝家嫡子帝烬言,从此回归帝姓。</p>
太子韩烨自请上苍山圈禁,为韩家赎罪,长公主安宁自请驻守西北。</p>
圣旨一道连着一道,百官应接不暇,朝堂翻天覆地,百姓议论纷纷。</p>
自此,大靖权力交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