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不到半日就传遍了汴京大街小巷,四福斋接到宫中订单的事成了最热的谈资,茶肆门口很快围满了看热闹的人,有真心道贺的,也有纯粹来瞧稀奇的,更有同行派来打探虚实的。</p>
潘楼三楼的雅间内,柴安手中的茶盏停在半空,眉头微蹙:</p>
<span>柴安</span>四福斋接了太妃寿宴的单子?</p>
<span>柴安</span>当真?</p>
德庆连连点头:“千真万确!光禄寺的人亲自去下的单子,要八百件‘福寿双全’点心,三日之内交货。”</p>
柴安的指尖在茶盏边缘轻轻摩挲,目光不自觉地飘向窗外。</p>
从这个角度,正好能看到四福斋门前忙碌的身影,那抹纤细的淡蓝色身影在人群中穿梭,正是琼奴。</p>
<span>柴安</span>三日八百件…还要符合宫廷规格…</p>
柴安低声重复。</p>
他忽然放下茶盏,起身走到窗前,六月的阳光灼热刺眼,照得四福斋门前的石板发亮,琼奴正指挥着几个伙计搬运一筐新鲜荷叶。</p>
<span>柴安</span>还真是什么单子都敢接。</p>
德庆附和地点头,“就是,一个小小茶斋,也不怕耽误宫里大事。”</p>
<span>柴安</span>此事若成,名声大噪;若不成…</p>
他顿了顿,思索片刻,开口道:</p>
<span>柴安</span>德庆,备一份礼,若三日后四福斋交不了货,你亲自送去,就说潘楼愿帮他们向光禄寺解释。</p>
德庆瞪大眼睛。</p>
“郎君,这…这不是帮对家吗?”</p>
柴安没有回答,只是久久地望着那个忙碌的身影,自从那日结识她以后,确实对这个秀外慧中的女子另眼相看。</p>
不是作为竞争对手,而是…一个让他忍不住想去了解的人。</p>
<span>柴安</span>去吧。</p>
没有过多的解释,他最终只说了这两个字。</p>
与此同时,皇宫内的宋仁宗颇为头疼地扶着额,张德林小跑着进来。</p>
“官家,老奴已经打听清楚了,确实是太妃娘娘亲自点的四福斋,光禄寺下了单子,要八百件点心,三日之内…”</p>
<span>宋仁宗</span>三日八百件?太妃怎会突然…</p>
他的眉头拧成一个结。</p>
张德林立刻解释到:“听说是太后娘娘提起的,说前日尝了您送去的‘桃软酪’,赞不绝口,太妃这才…”</p>
宋仁宗心头一跳,那‘桃软酪’正是他前日命人送去的,本想让太后和太妃也尝尝琼奴的手艺,没想到竟给四福斋惹来这么大个差事。</p>
<span>宋仁宗</span>备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