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比酒开始,三位评判落座中间,柴安与郦娘子、琼奴各坐两侧。</p>
<span>康宁</span>那个就是权发遣开封府事沈慧照。</p>
<span>乐善</span>汴京闻名的‘冷面寒铁’,果然名不虚传…</p>
乐善还搞怪地做了一个发冷的动作,人群后的姐妹五个张望着,底下私语偷笑。</p>
琼奴见沈慧照今日能来当评判,有些意外之喜,没想到柴安真能将沈慧照请来。</p>
第一局比色泽。</p>
两名伙计将甲、乙两种酒分别倒入相同的素瓷杯中,摆在评判面前。</p>
沈慧照端起第一杯。</p>
“甲酒色泽金黄透亮,如秋日暖阳。”顾师评价道,“当是上乘米酒。”</p>
马员外点头:“乙酒色如琥珀,略显深沉,杯底像是有点杂质沉淀。”</p>
沈慧照轻晃酒杯,注意到乙酒在光线下泛着微妙的茶色光泽。</p>
郦娘子下意识地想要回嘴,却被琼奴摁住,这时,沈慧照的声音响起。</p>
<span>沈慧照</span>非杂质,乃是碎叶,酒液澄澈,确无浑浊。</p>
这么一听,郦娘子才算舒服了。</p>
然而第一局,色泽上,甲酒胜出。</p>
第二局,比香气。</p>
“甲酒散发着浓郁的酒香,带着熟透的米粮气息,是传统的上乘米酒香。”</p>
而乙酒却是先飘出清雅的茶香,继而转为醇厚的酒味,最后余韵中竟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桂花甜。</p>
马员外惊讶地嗅了又嗅:“奇了,这酒竟有三重香气!”</p>
初闻是茶,再闻是酒,少量桂花提香,余韵绕梁,沈慧照推出了乙酒。</p>
不出意外,乙酒胜出。</p>
两种酒,一胜一负,来到了最为关键的第三局——</p>
比口感。</p>
“甲酒醇厚绵长,是经年的好酒。”马员外赞道,“当出自大家之手。”</p>
顾师却对乙酒更感兴趣。</p>
“此酒层次分明,初入口清冽如山泉,继而转为醇厚,最后竟有一丝回甘…”他闭目回味,“妙!真妙!”</p>
沈慧照轻轻抿了一口乙酒,茶香与酒味奇异地交融,先清后浓,最后泛起一丝清甜的花香,令人回味无穷。</p>
沈慧照不动声色地瞥了眼琼奴的方向,他隐约觉得薄绢纱内的那双眼睛也正看着他。</p>
第三局,乙酒更是全票胜出。</p>
三局两胜,最终,乙酒更胜一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