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沈老夫人的恳求,琼奴应承了下来,然而,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沈慧照的“失忆之症”依旧没有大的起色,但他对四福斋的依赖和对琼奴的熟悉感却日益加深。</p>
起初,他只是习惯性地跟着琼奴,她去哪里,他便也想去看看。</p>
当琼奴被沈老夫人委婉地“请”去开封府,希望熟悉的环境能刺激他记忆时,沈慧照自然也跟了去。</p>
肃穆的公堂,堆积如山的卷宗,跪在堂下哭诉的百姓,这一切对他而言是陌生的,却又隐隐有种说不出的引力。</p>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虽忘了自己是谁、忘了律法条文,但那份刻在骨子里的逻辑思维和对公正的直觉仍在。</p>
琼奴安静地坐在后堂旁听,一次,一个看似简单的邻里侵占田产案,双方各执一词,证据不足,主审的推官颇为头疼,琼奴看着堂下老农粗糙的手和妇人闪烁的眼神,结合自己多年在市井察言观色的经验,心中隐隐有了判断。</p>
她低声对坐在旁边、看似神游天外的沈慧照说出了自己的疑惑:</p>
<i>琼奴</i>那妇人言辞急切,眼神却飘忽,所言其夫‘亲手丈量’的田契,指印位置似乎与常理不符…</p>
她本是自言自语,不料沈慧照眼神锐利地看向堂下,几乎是脱口而出。</p>
<span>沈慧照</span>指印,验指印位置与拇指关节弯曲角度是否吻合。</p>
衙役依言查验,果然发现指印位置与拇指自然按压的角度偏差甚大,妇人谎言瞬间被戳破,案子迎刃而解。</p>
从那天起,开封府衙出现了一道奇特的景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