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定国军更是动不动就抄贪官污吏的家,虽然此举赢得了民心,使得当地民众只知定国公而不知皇帝朝廷。</p>
定国公昔日是坚定的保皇派,如今定国公府既有兵权又得民心,这对于定国公和父皇之间的君臣情谊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p>
而父皇,一方面对定国公府的忠诚度心存怀疑;另一方面,又无法忘怀往昔与定国公的年少情谊,态度因此显得格外暧昧不明。</p>
更何况,父皇如今年纪渐长,精力也大不如前,而万皇后和庆王一派又时常在父皇耳边诋毁定国公府。</p>
如今朝堂之上,投靠庆王和皇后的大臣越来越多,形势对他对定国公府愈发不利。</p>
若非楹娘时常在定北军中强调忠君思想,恐怕定国公府的下场早已不堪设想。</p>
五月下旬,又到了英国公宋宜春例行押送粮草的时节。然而,他因贪功心切,妄图剿匪立功,以至于粮草迟迟未能送达目的地。</p>
按照军法,此等过错应罚鞭三十,以正军纪。</p>
宋墨闻此消息,心中忧虑如焚,他迫切地渴望能够立下战功,为父亲将功补过。</p>
这一日,他偶然得到一个至关重要的消息,海匪最后的大本营竟是在舟岛。</p>
于是,宋墨与几个亲信不辞辛劳,经过一番细致的打探,终于得知了舟岛的具体位置。</p>
此时,粮草的送达时间已经比原定计划晚了五六天,军中人心惶惶,军心极度不稳,且即将面临断粮的困境。</p>
宋墨一心想要为父亲减轻罪责,在这急病乱投医的情况下,他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险计。</p>
那便是以自身作为诱饵,试图瓦解东渝的兵力,而后借着敌船,带领他手下的先锋队勇攻舟岛。</p>
与此同时,英国公押送的粮草整整延误了十天,才终于送到。</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