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阳光炽热,花楹再次生下两个儿子,邬善淡定许多,他更多的是担忧妻子身体,至于儿子,有一个就够。</p>
而邬阁老和毕氏不一样,邬家几代单传,如今能子嗣瓜瓞绵绵,自然都是喜不自禁。</p>
当晚,邬阁老就写了致仕?奏折。</p>
皇帝收到奏折后,并没有立刻同意。他召见了邬阁老,得知他的大曾孙即将三岁,而他自觉年纪大了,打算退下来教导曾孙。</p>
一旁的汪公公顺势说起邬阁老昨日又得两个曾孙之事,皇帝听后,都忍不住羡慕起来。</p>
随后,皇帝想到接下来的奉平计划,顺势准了他的致仕?奏折。</p>
邬阁老就这样退出了朝党之争,也成功躲过了半年之后的庆王造反风波。</p>
而在庆王势力庞大,皇宫几乎全都被皇后把持的情况下,邬善坚定地站在了太子一方。</p>
太子登基后,皇后庆王一党皆被伏诛。而善于钻营的刘德柱趁机成为了吏部尚书,甚至有望进入内阁。</p>
在新帝询问谁适合做工部尚书时,刘德柱将邬善设计的几种守城机关图递到了刚登基的新帝面前。</p>
此时的新帝正需要人才,又想到邬阁老一生矜矜业业,是个忠臣好官……</p>
于是,邬善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最年轻的工部尚书。</p>
在邬善刚升职不久,花楹再次有孕。</p>
这频繁的怀孕让张氏都坐不住了,毕氏也十分担心。她们一番交谈后,请来太医为花楹把脉。</p>
直到太医拍着胸脯说花楹身体很好,她们这才放下心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