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655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周第一纨绔,烧纸买下双胞胎 > 第117章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坑乎(一)

第117章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坑乎(一)(2 / 2)

为何他没来由的便感觉到一阵恶寒?难道是害了病吗?

作为这只驼队的都纲,他可不能出事啊!

这一路上,他们自大食而来,穿越茫茫沙漠,又跨越了整个大辽,花了足足两年时间才来到这里,这回一定要买些足够多的珍奇物品,才对得起这份折腾。

毕竟他们就是一只小驼队,一共也就几十匹骆驼几十匹马。

相比于那些动辄百人千人上万牲口的大驼队,相差还是很多的。

要不然他也不能选择在辽国贸易完了继续南下,进入大周购买更便宜的货品。

又行走了一段路,终于,在穿过了最后一片山谷后,一片广原出现在眼前。

都纲伊卜拉欣勒住骆驼缰绳,绛色头巾下的眼睛扫过那榷场上的旗幡。

榷场的墙上正扎着箭垛,垛子上明显的挂着三旗三幡。

好啊,这说明大周的榷场正开着呢!

转过头,他赶紧低声用大食语吩咐:“让脚夫们慢些,别惊了关卒。”

瞬间,身后的驼队里就传来了回应,十几个拉着骆驼的脚夫们赶紧放慢了动作。

眼看都到了这里了,这最后一哆嗦可不能出事。

一旁的穆塔希尔摸着腰间的玛瑙串,一边默数着珠子一边笑道:

“伊卜拉欣,你说这次咱们带多少瓷器回去?”

上回带去波斯的那些好青瓷,一只笔洗都卖到了足足十二第纳尔。

甚至后面剩下的那几个茶壶杯盏,干脆就涨到了十五第纳尔依然被抢购了个干净。

这回要是多带上一些,肯定也能买个干净。

毕竟谁不知道华夏瓷器的完美,甚至有‘天空的碎片’这种称呼。

“瓷器太易碎了,丝绸更稳妥,再好的宝贝,带不回去也是白买。”

一旁的向导阿合敲了敲羊皮地图,指着上面的位置,开口道。

“咱们回西夏那边的路不好走,带着丝绸虽然占地方,却比运送瓷器经摔。”

他还记得前年跟着商队回去的时候,一箱子的瓷器,就剩下了几只还算完好的。

在陆上丝绸之路上有一句俗话,一箱子的好瓷器,顶得上一队骆驼的性命。

那一箱瓷器要是碎了,他们可真的是亏大了。

听着大家议论该取舍什么不取舍什么,一旁的通译萨拉玛却拨了拨银钗上的“安”字,用带着党项口音的汉话接话:

“都买些便是,反正咱们骆驼多,这回来的货物在辽国卖的很好,我们有的是钱。”

说话间,她发间的银钗在阳光下闪了闪,那是去年他们来时,在蓟州城转货时打的新样式。

浩浩荡荡近百匹的驼队,夹杂着二十几匹阿拉伯马,一字排开朝着榷场开进。

连带着脚夫们脸上都挂上了笑容。

大周和大辽不一样,大周的物产丰富,饮食也格外的好。

因此来到了大周的榷场,就代表着满载而归,代表着金银成山,代表着空无一人

等会?

空无一人?

望着眼前这一片空无一人的寂静去,商队踏入榷场,本来的喧闹声突然卡在喉咙里。

这里的人呢?

就在这时,张永春的帐棚外,一名原来榷场的游骑一边将张永春放在桌上的银子收起来,一边笑眯眯的谢道:

“多谢张公子赏!”

这当游骑斥候,哪有当情报探子值钱啊!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最新小说: 你一小黄毛,咋就族谱单开了? 综穿之随心而为 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这个皇帝不仅摆烂,还没有素质 我,大唐首富,李二想嫁女儿想疯了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咱家世代贼寇,你小子考上状元了 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