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学生此番修书,非仅为怀旧。
今有捧日军福兰镇衙署虞候张永春张大人,奉旨押粮南下,途经卫州。
张虞候虽为武职,年齿不高,然在任期间,勤于军务,更兼心系黎庶,深得福兰军民爱戴。
今岁秋粮催征在即,百姓困顿。
其人竟慨然以剿匪所得之军粮,均分百姓,助其完税,活人无数!
其仁心义举,福兰上下无不感佩涕零!
学生知恩师素来忧国忧民,最重士人气节与为民担当。
此人虽非士林中人,然其行其德,足堪楷模。
故学生斗胆,荐张大人至恩师座前。
张大人亦有向学之心,或可一晤。学
生所言句句属实,福兰镇监赵罄大人可为佐证,另附福兰镇乡绅耆老联名具书一封,以证其德……”
“福兰镇?均分军粮助民完税?”
叶肆心中剧震!
那群丘八也有爱民之心了?吃米肉吃糊涂了?
他立刻抽出第二封信。这并非信,而是一份折叠起来的、沉甸甸的文书。
展开一看,竟是一份密密麻麻按满红手印、签满名字的《万民谢恩书》!
和前一张比起来,这张纸的纸张粗糙,也破烂了许多。
但那份沉甸甸的情意和一个个鲜红的手印,却仿佛带着灼热的温度!
更别说文书末尾,赫然盖着福兰镇监赵罄的官印和亲笔签名!
叶肆捧着这份《万民书》,手指微微颤抖。
万民书这玩意吧,其实含金量并不算高。
一般来说,你想在大周买官,官话叫恩荫个官,又没有功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乐善好施,扶危济困。
百姓给你整个万民书,你往当地一交,然后上边表示你是好人,给你发个小红花。
你就是官了。
但是那种万民书,和这种按着手印,一众镇上监官联名签署的万民书根本没法比啊!
赵罄的官印签名更是做不得假!
“快!”
叶肆猛地抬头,眼中精光闪烁,之前的忧虑被一种急切的求证欲取代。
“请那位张虞候进来!去,再换一盏最好的点茶来!”
“是,老爷!”
书童从未见过山长如此模样,连忙应声,小跑着出去了。
不多时,书童引着张永春走进了山长室。
他步伐沉稳,进入室内后,目光迅速扫过简朴的环境,最终落在书案后的叶肆身上。
“末将捧日军虞候张永春,拜见叶山长!”
张永春上前一步,抱拳搂膝,行了一个标准的武官礼,动作干净利落,不卑不亢。
大周的武官礼很简单,也好行礼。
而叶肆则是站起身,目光如电,瞬间锁定了张永春。
他没有立刻回话,而是仔细地、近乎审视地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
来人相貌英挺,眼神却出乎意料的澄澈!
这可太让叶肆惊讶了。
这虞候既没有武人常见的粗豪或戾气,也没有官场中人的油滑世故,甚至连年轻人该有的倨傲和冲进都没有。
反而透着一股坦荡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静。
这双眼睛,让阅人无数的叶肆心头微动。
张永春坦然迎接着叶肆锐利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或局促,只是保持着行礼的姿态。
他只是觉得眼睛有些难受,并且开始佩服起那些coser来。
这美瞳,还真不是人戴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