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会因为看到街边的乞儿而难过,也会因为听说某地丰收而真心高兴。</p>
虽然一开始墨兰是带着目的跟她产生交集的,但接触下来,她到对这位小郡主十分欣赏,是真心跟她相交的。</p>
而赵清辞则发现,这位盛墨兰姐姐,简直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宝库。</p>
她不仅懂农桑,还懂商贾之道,甚至对朝堂上的一些政策,也能说出一些让她父王都拍案叫绝的见解。</p>
当然,墨兰从不主动谈论政事,只是在赵清辞抱怨某些事情时,才会“不经意”地点评一两句,每一句都鞭辟入里,切中要害。</p>
<span>赵清辞</span>墨兰姐姐,你说,为何朝廷年年都说要抑制土地兼并,可天下的良田,却还是越来越多地集中到那些豪门大户手中呢?</p>
一次在茶楼品茗时,赵清辞看着窗外,忧心忡忡地问道。</p>
墨兰轻轻吹了吹杯中的热茶,淡然道:</p>
<span>盛墨兰(雪棠版)</span>因为抑制兼并的政令,正是由那些最大的地主来执行的。你让他们自己革自己的命,又怎么可能呢?</p>
一句话,让赵清辞醍醐灌顶,怔立当场。</p>
她回去将这句话说给汝南王听,汝南王沉默了许久,只抚着她的头说:</p>
<span>其他</span>汝南王:我儿,你交的这位朋友,是个奇女子啊。</p>
汝南王查过墨兰,没发现有什么阴谋,便也没阻止女儿和她接触。</p>
只是没想到这盛家墨兰,只是个小小庶女,却有如此大才。</p>
真是让汝南王蛮意外的。</p>
两人的友谊,就在这一次次的清谈中,飞速升温,变得牢不可破。</p>
赵清辞早已将墨兰引为生平第一知己,有什么心事都愿意与她分享。</p>
墨兰也适时地透露了一些自己的“困境”。</p>
她没有哭诉自己的庶女身份,只是在谈及女子未来时,用一种平静的、近乎淡漠的语气说:</p>
<span>盛墨兰(雪棠版)</span>我这样的人,未来的路,早已被定好了。无非是嫁一个不高不低的官,在后宅之中,相夫教子,与一群女人斗上一辈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