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结束后,进入为期三天的初赛。第一天考理论,闭卷答题。
内容涵盖《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等古籍经典,还有现代中医临床案例分析。
林清欢提前做了准备,答题时行云流水,不到一个小时就交了卷,引来不少惊讶的目光。
“这么快就交卷?是不会做吧?”
有人低声嘀咕。
“我看悬,理论考最能看出功底,年轻人还是太急了。”
林清欢没理会,径直走出考场,去了学校的图书馆。
她想找找有没有关于星尘草在中医典籍中的记载,或许能为母亲的研究提供更多思路。
刚走到古籍区,就听到两个声音在争执。
“这《青囊经》孤本明明是我先看到的!”
“凭什么你先看到就是你的?图书馆的书,谁先拿到谁看!”
林清欢走近一看,是两个中年男大夫,正为一本线装古籍争得面红耳赤。
其中一个正是昨天嘲讽过“年轻姑娘靠背景”的李大夫。
另一个是粤省的名医赵大夫,据说擅长推拿正骨。两人互相推搡,差点把书架上的书碰掉。
“两位都是前辈,为一本书争执,传出去不怕让人笑话?”林清欢上前一步,轻声道。
李大夫看到她,脸色不太好看:“小姑娘家家的,别多管闲事。”
“这本书我正好也看过。”
林清欢没在意他的态度,“里面关于‘经络时辰对应表’的记载确实珍贵,但后半部分有几处注解有误,是后人妄加的。”
“赵大夫要是想看,我这里有电子版的校正版,是我整理的。”
李大夫直接笑出声来。
“你还真是大言不惭。”
“小小年纪,就说自己能做到这个地步?”
“你以为我是傻子?”
她拿出手机,调出文件。
李大夫根本不想搭理她。
可赵大夫凑过来一看,眼睛顿时亮了:“这……这校正得太细致了!连错漏的出处都标出来了,比孤本还清楚!”
李大夫也探头看了一眼,脸色变了变,没再说话。
他争这本书,就是为了研究那几处注解,没想到人家早就校正过了,还愿意分享,顿时觉得脸上有些发烫。
“多谢林大夫!”赵大夫感激地说,“你这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举手之劳。”林清欢笑了笑,“中医讲究传承,不是独占。”
李大夫轻咳一声,别开视线:“既然有电子版,那……那我就不跟你争了。”
说完,悻悻地走了。
赵大夫看着林清欢,眼里满是欣赏:“林大夫年纪轻轻,不仅医术好,气度也好。昨天白若琪的事我听说了,做得对,对付那种人就不能手软。”
林清欢笑了笑,没多聊,转身去查星尘草的资料。
赵大夫看着她的背影,若有所思。
这姑娘不仅针灸厉害,对古籍的研究也这么深,难道是哪个中医世家的传人?
下午的实践考核是“辨证施治”,选手随机抽取病例,现场写出诊断和药方。
林清欢抽到的是一个疑难杂症:患者长期失眠、心悸、手足心热,多家医院诊断为“神经衰弱”,用了不少安神药都没用。
其他选手看到病例,大多皱眉,有的从“心肾不交”入手,有的认为是“肝郁化火”,开的方子无非是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加减。
林清欢却仔细看着病例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