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服玉妆团圆夜,六街灯火欢儿儿。
玉蟾垂卧展千颦,灯盏斑斓辞旧新。
早有传闻,娘娘身子不适,只能多吃东西缓解病症,尤其吃东西不在乎吃相如何,随性而已。
不过也无碍,对于自己诗词,谭松言还是有自信的!
素衫我亦何为者,看那游人笑语处。
一边荀旷看着自己这个小师叔,叹口气。
看着这两两口子如此样子,实在是不忍心打搅,甚至就想一直看。
看到两人只是看着诗词,也是略有赞许样子,心中欣喜。
一诗,一词。
只见张维淞站起身,依旧躬身作揖,朝着众人行了礼后,径直走到屏风之前,拿起毛笔,思虑片刻后,开始写了起来。
当年李霓裳还有那些个南边清流家族打算把手伸到国子监内,都没见到过自己老师那么惆怅郁闷。
想到之前自己师父告诉他,他小师叔要来参加上元诗会时候那一脸的惆怅。
张维淞看着翟知秋作揖行礼。
【上元】
说罢,左绍翁笑着说道:“既写了,等下可一定要记得献上。”
而其他人,全部看向屏风。
姚元载一边点头:“翟知秋是吗?”
心中一口桀骜气,自己所学未必比你少,偶的灵感而写下那些旷世佳作,莫不成这些灵感能一直有?
《上元观灯》
而且那俏皮样子,若非是本身长相年轻而且好看,实在是想不到是位出名许久的昔年状元出身的大儒。
晏殊听到,摇头:“没写。”
说着,将鸡腿递给夏凤翔,就打算起身。
写罢,张维淞朝着众人行了礼后,自信满满回到自己位置上。
苏长安嘿嘿一笑。
翟知秋这小动作,哪儿逃得过牧序眼睛,不由笑了一下,审时度势,有文采,也会做官,还会抓住机会,不错,就是不知为人如何了。
毕竟两首诗词,二者结合下来,倒是相辅相成,尤其那句‘花市无尘,朱门如绣’精妙绝伦。
那诗榜,遥想当年,他荀旷也上过一年,但
那次雨夜后,一蹶不振,再不写正经诗词,第二年也就下了。
张维淞所写诗词,为上元节时热闹欢笑。
但也知道黎春芳意思,毕竟虽然再吃东西,但也不代表不关心别人写诗词的事儿啊。
《元夕》
而后,再次恭敬行礼:“拙作一首,只当抛砖引玉。”
而周小安,手中团扇遮面,目光看着屏风,就是一副不上去的样子,甚至给人一种本就没打算参与的样子。
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事儿。
说罢,只见谭松言持笔,走到了那专门弄出来,供今日写诗词之人写下自己诗词的屏风前边,拿起毛笔,一气呵成。
尤其是老臣们。
但
文人相轻。
但饶是如此,却也美如画,令人看着如沐春风。
圆月飞虹浮玉碗,惆思袅袅寄双亲。
但
黎春芳可认定了,今夜冠压之人必定是皇后娘娘。
虽说刘东来是他带来的,原因是沾些亲戚关系,也知道刘东来为何而来,所以也就顺手带来了。
荀旷苦笑一下,而后扭头看向其他人。
谭松言见状,有些汗颜,默默低下头,自愧不如。
于是
众人自然是将目光看向了诗词榜第二的裴南枝,第五的左存勖,第九的周小安,还有
皇后娘娘。
众人对这位从未听闻过的年轻学子肯定之余,更是对其为人处世,略有赞许。
但也是短短片刻时间,一大张屏风已经被写的就剩下一小部分空白,也就可容纳得下几首诗词的样子。
至于苏长安这边
正吃着呢。
而听到姚元载跟徐醉吟称赞,谭松言也是有些得意,可再看其他人无任何评价,这让谭松言不由抿了下嘴唇,再看夏听雨,依旧在吃,甚至都没抬头去看一眼。
而后,谭松言朝着在场其他人见过礼后,开口道:“末学有拙作一首,请诸位师长,陛下,皇后娘娘品鉴。”
在看到不少人看向自己,苏长安手上拿着个鸡腿就说道:“到我了?”
就在苏长安这样说完的时候
只见谭松言走了出来,朝着苏长安与夏凤翔拱手作揖:“末学巴州谭雪松拜见陛下,拜见皇后娘娘。”
徐醉吟也是笑着点头:“是一首好诗。”
或是直接没作,今夜前来也就抱着赴宴,鉴赏诗词心态来的,实在是前面几次,都属于是白写了,甚至都没好意思公之于众,实在是皇后娘娘诗词锋芒太盛,不如不发,还少了一些被一些好事的人拿来比对,背后嚼碎嘴子。
姚元载赞许点头:“不错,不错。”
可看着娘娘不急不躁,还在跟陛下秀恩爱,黎春芳站起身:“娘娘。”
而且陛下还在给忙着擦嘴呢,像是还在埋怨什么,好不恩爱宠溺。
李维从怀中掏出自己绞尽脑汁写的诗词,但是看到晏殊与左绍翁二人却是就这么坐着,眨眨眼后低声问道:“你俩的诗词呢?”
尤其是苏长安与裴南枝二人。
只是毕竟别人都是在诗榜之上挂了名的人,自然有其才学底蕴存在,所以根本无法与林若云,刘东来他们的相比。
那翟知秋所写,便是上元热闹欢笑后,街上有玩的人们都离开了,那欢笑一夜把酒联欢一夜的女子连妆容都没洗漱干净,就沉浸在浓醇如酒的半衾轻梦之中。
赵轼赵老夫子看着这诗词,细细品读后,当即说道:“好文采,婉转迂回,佳作!”
至于左存勖,自然也是写了诗词,但静观其变,倒是不急。
诗,确实是一首好诗,用词华丽,情感寄托恰当,当真是一首不错的好诗词。
…………
ps:有些发烧,本来要休息,但是眯了会儿感觉问题不大写的,这一章里一些诗词是用了些诗人词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