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暖,吹拂过两人周身,引起旁边群花摇曳。
暗处,某个下人看了许久,终于……偷偷离开。
——
长公主住处。
“你说,洲言去爬墙了?”长公主眯起眼睛,这臭小子,竟然还敢爬墙!
“回长公主,正是。”下人想到刚才的画面,压低声音:“老奴还听到,小郡王好似在和凤宁公主说话。”
“凤宁?”长公主眼里划过了亮色。
——
几日后。
王相府。
王相换上官服,昂首挺胸,上朝。
到了朝上,王相眉眼依旧严肃,不过到底,还是带了些悲伤和憔悴。
“王相,节哀。”有相熟的大人过来,劝慰。
王相看着沉默了些许,他摇头:“这是犬子的选择,他自知罪孽深重,既然做了选择,本相这个做父亲的,自不会拦。本相,也没有什么伤心的。”
其他人不知道信没信,反正个个看起来都是信的。
“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谢皇上。”
在大臣们起身时,天成帝目光落到了王相身上。
“王相,瞧着憔悴多了。不如在府中,再多休息几日。”
“多谢皇上体恤。”王相起身的动作停住,又跪了下去:“但老臣万万不敢让私事耽误公事。”
天成帝挥手,说起今日的重点。
“今日,朕要向大家宣布一件大事。”
所有人不明所以。
“凤宁公主发现了活字印刷术,这活字印刷术与以往的印刷术不同。这几日,经过造办处紧锣密鼓的准备,已经完成了装备,甚至印好了大量书册。”
众人心里一紧,他们虽都知道造办处最近在忙。可没想到忙的是印刷术,可什么印刷术能值得赐下那么高兴。
有人狐疑,有人惊讶。
而王相,心里总觉得,这印刷术的出现,恐怕对他很不利。
“众卿若是感兴趣,到时,可到京中景林书肆瞧瞧。”
没错,天成帝在宣传。
以后,这活字印刷术,即将风靡整个九州大陆。
——
王相下朝后,
他坐在马车里,明显能感觉到今日朱雀大街上的热闹。
“林兄!景林书肆出了许多书,你不知道,比平日里,便宜了几乎半成!”
“我知道,我还买了好几本!”
“陈兄,你是不知道吧,景林书肆还出了之前几位状元的策论集!现在看看,想来科举时,能有不一样的体悟。”
“林兄说得有理。而且以前买一本书的钱,现在能买三本,这倒是适合送一些友人。”
“哎,多亏了凤宁公主!要不是她,我们怎么会能得到那么多资料。”
京中不乏有钱人,但自然也有家境普通的学子。能省一点钱就是一点钱。
一路行来,这种声音不断。
马车里,王相的脸越来越青。
凤宁公主!怎么又是她?!
马车经过景林书肆时,王相透过窗户,就看到了门庭若市的书肆。
一个个读书人,激动得脸都红了。
京中都尚且如此,那,其他地方呢!
王相晦涩的想:以皇上对科举制的重视,一定不会垄断资源。
甚至,还会得到大笔的钱!
“我终于抢到了《策论集》!以后,再不用巴巴找同窗借了!”
外面的人,激动得眼睛都红了。
王相心里更阴沉了。
今日他刚上朝,本来的春风得意,可谓是一扫而净。
——
随着时间过去,活字印刷术果然风靡,商人重利,再加上读书人宣传,一时间人传人,带动了天下经济的飞涨。
皇宫。
“凤宁。这是你的银子。”
天成帝笑得红光满面,挥手,就让宫人送来了大笔银子。
看着金光闪闪的银子,盛欢一愣:“父皇,这是?”
“那印刷术是从你这里出的,自然有你的银子。”天成帝很大方,怕女儿不收,他继续:“朕只给了你一成。已经很少了。”
活字印刷术到底是从宫中所出,外面商人要用,就得付一定的专利钱。
天成帝收得不多,但天下商人多,要读书的人多,书本就更要得多。
银子,也就这么堆积起来了。
“那儿臣就却之不恭了。”
盛欢出了宫。
当日,也看到了京中的盛景,回过去了良久,还是能看到许许多多读书人的笑脸。
想到蒲花传来的各地情况,盛欢难得的,脸上也露出了你的笑容。
“这种感觉,真好……”
檀月闻言,连忙肯定:“是啊公主,奴婢好几次出门,都听到很多人在感谢公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