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归乡的征途,我的脑海里浮现一幕幕情景,有故乡的花草树木,小溪,人以及老屋……在那个屋子里我生活了十多年,如今再次踏上回忆掀卷而来。走在归乡的路上,我的内心变得十分宁静。空气中弥漫着野百合的香气,这和我们在花店里买得差不多,但略有不同,这种野百合只有初夏五月份左右才有,它的香气更加浓郁,性情更加淳朴,韧性更加强硬。在路上走走停停,只为欣赏沿途的风景。不一会儿便到了故乡,引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用石砖和木板推砌而成的屋子。至今保存良好,可惜里面的人早已不在,大家伙都搬走了。想来我们家已搬走13年了,从我开始读幼儿园直到现在。虽然已离开许久,但我的记忆却依旧那么清晰,大抵是我忘不了他吧!他就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静静的坐落在那里,是那样质朴,亲切。老屋分成三隔间,分别是厨房,厢房,杂货间。首先厨房,里面坐落着一个大灶台。灶台上分别有大,中,小三口锅,大锅专用来做猪食,中小锅用来做吃的。旁边是一个石水缸,用石头打造而成,上面镶有纹路图案,至于是啥图案我倒没认真看过,只知道摸起来凹凸有致。再往前走便是我们农村上厕所的地方—矛厕。其中有两间,一间用来围牛,羊,猪,另一间便用来上厕所。厨房与厢房隔着一扇门,走进门便是厢房,平时用来睡觉,至于细说我就不了。再迈进一扇门便是杂货间了,里面用来储存我们的粮食和一些生活工具。在屋檐下有一个大的木桩,上面刻有很多的洞。我和我的姐姐,妹妹,弟弟常常喜欢在这木桩上过家家,如用一些不知名的野草当做美味的菜肴,现在想起来只觉得当时的自己太幼稚。我想大都数的人童年都有类似的经历吧!不过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很快乐。每当下雨,我总爱躲到屋檐下坐在那个木桩上静静听着雨声和雨滴落在屋顶青瓦上发出的滴滴嗒嗒的声音,只觉得一切是那么宁静美好。就如一首催眠曲伴着勤劳的人们缓缓入睡,这时候只觉得岁月静好。或许我是一个念旧的人,以至于带给我美好回忆的全部源于故乡。走出老屋,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的稻田。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稻田就是我们庄稼人生存的希望。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靠这活下来的,看着这绿油油高大的稻穗,我的父母,爷爷总是脸上挂着会心的笑容。我想他们是在想着今年一定有大收获吧!夏天来临之际,我总是满心欢喜的祈祷着夏天快点到来,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去捉五彩斑斓的蜻蜓了。其中红色,蓝色,黄中带黑……如果到了这天,我们村上的这些和我年龄相仿的小孩子准会手里拿着纤细长的竹竿去钓蜻蜓。不过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制作钓蜻蜓的工具,需要一个纤细长的竹竿。另外还要将一个竹竿劈成几片。将劈好的竹竿拧成一个椭圆再插入纤细长的竹竿中。再接着就是用做好的竹竿去铺满蜘蛛网,这时候我们就会马不停蹄找寻蜘蛛网,待心满意足便离开,竹竿上蜘蛛网足够多,黏性越强,就越容易粘住蜻蜓。只可惜长大后我一再去找寻童年的乐趣,却发现如今的我再次拿起竹竿却全然没有了儿时的快乐。老屋的旁边,是一个菜园子。我也不知道那是谁围的,或许是我的爷爷,母亲。那里面总会种着许多应季的疏菜。春天有韭菜,茄子。夏天有豆角,青椒。秋天有白菜。冬天有萝卜……,在我的记忆中,这一方小小的菜园子里种满各种各样应季疏菜。这样我们就不用花钱买菜,而且很新鲜,不像如今都是吃着打农药的疏菜,庄稼人一般都会种许多的菜,然后等到赶集日挑到镇上去卖。这天,人们会起个大早,来到菜园子采摘各种各样的疏菜,有黄瓜、豆角、西红柿、白菜……。赶集日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是最快乐的,因为这天集市上总会卖许多东西,吃的,用的,穿的……毫不犹豫对于我来说是吃的。每到这天我都欣喜若狂,然后和母亲吃了早餐就前往镇上,在路上就想好买啥。夏天的时候,我来到集市上第一件事就是要母亲给我买碗凉粉,而母亲总是买个米粑吃即可。感觉吃完凉粉之后,只觉得全身的疲惫已全然不见,接着满血复活的去逛其它的。这时,母亲就会带我去卖衣服的集市看看,那时候我特别喜欢带有米老鼠、唐老鸭图案的衣服,只觉得很好看。现在看来只觉得自己有点幼稚,但细细想来幼稚,不正符合那个时候天真,可爱的心性吗?每次看到这位久违的老人—老屋,我不禁泪眼朦胧。是啊!他陪伴了我无数个春夏秋冬。花有再开的时候,草有再长的时候。而我却永远找不回那个纯真快乐的自己了,我只希望时间可以再慢一点,再慢一点。那样,我就越无限接近那个快乐的自己,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唯一变不了的是我对故乡的热爱。而故乡给予我的美好回忆,我也会好好珍藏,愿我们始终是当初的那个少年。老屋,我走了,不过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