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觉得价格有问题就得改这些标签,还要和冯向阳确认之后才能改。
听到赵繁的询问,冯向阳吃惊地问道:“什么?把糖画的价格标成400里拉,糖葫芦200里拉,一斤白糖才8毛钱,就算是在意大利购买也才300里拉一斤,卖这么贵,你疯了?”
这个时期的人民币锚定的是英镑,换算成美元的话相当于1:2.5左右,里拉是625换算才能兑换一美元。
实际上并不能直接兑换,或者说谁也兑换不了这个比例,这也是访问团经费不足的主要原因。
如果按物价换算的话,在国内是8毛钱一斤的白糖,在意大利是300里拉,兑换比例就是1:375,可意大利也不可能按这个比例兑换,因为人家不收人民币。
一斤白糖可以画四五十个糖画,就成本来说反而是糖葫芦价格高一点,但赵繁却把它定为200里拉,反而是成本低廉的糖画标为400里拉。
不管怎么定价,这也是相当于一斤白糖的钱,也就是相当于他们要赚四五十倍的钱?
按照赵繁之前制定的计划,糖画和糖葫芦每天预计销售500份,在意大利摆摊7天,这么换算下来的话,这一趟就能赚个五六千块钱。
而且不需要换算成人民币,因为他们就很需要外汇,不管是意大利的里拉还是换算成美元,反正都比人民币要容易流通得多。
只能说这个时候的国民,因为和外国走不一样的道路,对外国人既仇视又恐惧,即便是放到冯向阳这样的领导人身上也一样。
赵繁摇头说道:“我们卖的是工艺,又不是白糖,意大利给我们安排的地方是人流量最多的广场,每天500份的限定只怕是远远不够,而且我们这是文化交流。”
看着信誓旦旦的赵繁,冯向阳只能强压住心中的心跳,答应了这个申请。
糖画的摊主并不知道里拉的价值是多少,他们就根据那些顾客指定的图片画糖画。
糖葫芦的摊主连跟这些老外接触的机会都没有,就在那里埋头做糖葫芦,旁边已经有了收钱的盒子,有人买直接把钱放进去,有工作人员帮顾客取一下糖葫芦。
卖脸谱的也一样。
除了卖糖画的摊子收摊比较晚之外,另外两个摊子早上4个小时就结束了。
糖画的摊子是融了糖直接画,只要白糖还有就能继续,下午3点才收摊。
回到下榻的酒店,赵繁就哑着嗓子对冯向阳说道:“团长,有什么事可以明天再说吗,要不然我明天就说不了话了。”
整个访问团只有赵繁会意大利语,这一天他被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意大利人团团围住,从早上一直讲到下午,中间只是吃了饭跟喝了水。
冯向阳知道今天最辛苦的就是赵繁,让他赶紧回房间洗漱休息,至于其他人就得一起去数钱了。
第二天赵繁被隔壁床的翻动吵醒了,他刚睁开眼睛,激动了一晚上的冯向阳就问道:“你知道我们昨天赚了多少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