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繁这话林鹏飞就不爱听了,他批评道,虽然是领导,但大家都是一样的无产阶级。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赵繁哪里还敢反驳,只希望不要遇到刁蛮的大小姐,或者特别难处的刻薄寡妇。
既然是两年以后的事,那就两年以后再说吧,赵繁还是把全身精力都放在了即将开始的忽悠之旅上。
没有出乎访问团的意料,这些中东的王爷也相信华夏对世界未来格局的分析,进而对投资华夏的军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可华夏方只想贷款,用于的方向还不仅限于军工,在东风1号试射视频和小日子惨状的视频双重恐吓下,欧佩克的成员国终于是退了一步。
不过人家也不傻,自己不过是中东的土大户,在老大和老二面前,连叫几声都不敢,这个贷款是可以贷,但不能签明面上的协议。
也就是说可以给钱给油,但不能是长期性的,贷款的期限也是他们说了算,可能是想先试探一下苏大哥和漂亮国的态度,如果他们极力反对,那这个合作可以立即撕毁。
总不能相信未来的局势,就不顾眼下了,而且欧佩克成立是想做全世界的石油生意,生意人讲究的是以和为贵,只要有一点点危险或者是有退让的空间,他们绝对不敢反抗。
即便是到21世纪,伊朗被杀了数不尽的科学家,国内的势力还是非常多的人想和谈,只能说民族特性决定了国家的发展上限。
全世界的国家为什么那么佩服华夏,除了他们成为世界强国,只是因为这个国家是站着强大起来的,对别人的胁迫,超越底线的地方,说不行就是不行。
当然了,华夏这边也不是一点代价都没有付出,经过三个多月的反复交涉,最终出售了五枚东风1号。
之前的策略只是让他们见识一下产品的视频,可为了保证足额的贷款数目,华夏还是在这个武器供应上退了一步。
如果在商业上,赵繁还可以灵机一动,政治上也可以根据当前的局势提点有用的建议,军工上他真的就是两眼一抹黑。
确定了大概的合作框架之后,私下的时候他就疑惑的问林鹏飞:“我们国家目前也没有别的资源可卖,好不容易有个东风1号,为什么不多卖点换钱?国内的资本也多一点啊。”
底牌多一点,外出访问也不用想各种偏门的方法跟别人交涉,赵繁觉得这个时期的外交部真的特别难。
主要是赵繁记得80年代的时候,华夏就大量对中东国家出售军备,没道理现在不行。
林鹏飞是军队转业过来的,这里面的水他当然清楚,他只说一个浅显的道理:“如果我们已经有了东风3号,不管中东国家这边需要多少东风1号,我们二话不说就供应了。”
赵繁闻言恍然大悟,说来说去还是想留有底牌,只是现在难关当前,只能无奈先卖点,度过眼前的难关再说。
而且中东国家买东风1号只是用于防御,在道义上也能站得住脚,再说了,交付的时间是三年后,难保这三年期间华夏不能研究出东风3号。
不仅中东这边有捷报,陈宏那边把所有还愿意接受华夏访问的国家走了一遍,也获得了一个特别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