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陈敏确实性格怯弱,但这跟彭书记的疼爱离不开关系,只怕是没给过小姑娘探头出去冒险的机会。
害怕了就不舍得逼迫,那她永远没有鼓起勇气的一天。
细心的赵繁发现陈敏对书房的布局很了解,他就以此和对方展开话题。
在熟悉的领域,小姑娘都活泼了许多。
彭书记和陈宏在会客厅谈赵繁去沪市的事,彭书记的妻子廖清宁却在书房外偷偷观察两个孩子的相处,她有点惊讶于孙女的变化。
这会见陈敏正眼睛亮晶晶地听着赵繁讲国外经历,基本都是搞笑的内容,逗得她想笑不敢笑,小脸憋得通红。
吃饭的时候,彭书记见到孙女和赵繁的相处气氛,悬着的心一下就落回了肚子里。
不过他却误会赵繁是见色起意。
作为男人,不管开头是因为什么对一个女人感兴趣,只要有了起点,那这个婚姻顺利的可能性就很大。
饭桌上他就没再引导两个孩子交流,只是拉着赵繁讨论人民理事工会的事宜。
彭书记开门见山地问道:“你想好了怎么压制两个老资格的副主任了吗?”
上级配备的两位副主任叫姚镇远和王斌,一个是军队转业,一个是工人干事出身,走到如今这个级别,可以说是资历非常深厚。
这样的人物调职去哪里都可以独当一面,如今却分给一个二十岁的小年轻当副手,而且赵繁根本没有强硬的资历,说得不好听一点,只能算是一个笔杆子。
别说彭书记了,跟赵繁关系亲近的人都发愁。
可看过资料后,赵繁却有了应对的办法,他不打算自己去压制人家,而是让别人来压制他们,包括他自己。
想和人快速发展关系,赵繁觉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感同身受。
比如树立一个共同的敌人,大家就成了同一个阵营的队友,同仇敌忾还来不及,哪里还有心思搞对立。
赵繁也不是吃饱了撑着,给自己找祖宗压在头上,他这么做除了压制人,还有一些对这个部门未来的担心。
虽然不知道原来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因为什么,可现在他却能清楚地判断出来,大领导的初衷是正确的。
再让国内的资本主义风气蔓延下去,华夏势必会陷入特别危险的境地,这是谁都接受不了的结果。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一个权力过大的机构,不管开始是怎么样的,最后肯定会走向歧路。
赵繁又是个谨慎的人,他觉得这个斗争在开始之前,最好是先上一道保险栓。
而他看上的“保险”是军队,让这个体系为这场革命兜底,当然还有法院在中间环节进行审核。
人民理事工会做斗争先锋,法院在中间进行审查,最后让军队体系接受阶级的敌人,三道筛查,一定可以把这场革命运动平稳地进行下去。
彭书记听完了赵繁的分析,也不禁感到佩服。
去看个人档案到吃饭,前后不过两个多小时而已,可愣是让赵繁想到了这么绝妙的破局点。
如果眼前这个小年轻没出什么意外,他未来的前途只怕比好多老友的小辈还要光明,看来自己选了一个非常好的孙女婿。
想到要去见赵繁的大领导,彭书记笑了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有时间,在这之前,你可以把刚才的分析写成报告,也许他看了之后,给你的支持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