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影响这一盆冷水,浇灭了在场领导的激动之情,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一点上,大家的考虑确实有所欠缺。
然而全国眼下即将爆发的问题还是需要解决。
这时领导发话了,这块的改革就别实验了,想好解决的办法,还是快刀斩乱麻,尽快稳定局势。
众人纷纷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突然有人提出,让那些跟风的学生去农村感受贫下中农的生活,深刻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
赵繁听后有点无奈,这不就是下乡运动吗?自己做了这么多努力,难道最终还是得走这一步?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眼下的形势确实不容乐观,这么多学生反对,怎么处理都不太适合。
会议最终也未得出定论,不过领导发了话,让大家提交报告,三天后再召开一次会议。
毕竟解决当下局势已刻不容缓,实在拖延不得,越快解决越好。
在这个时代,写信的速度还没人快。
赵繁既然回来自然要和家人见上一面,鉴于他目前的身份情况,也不太适合回四合院,于是派人通知家人,让他们到外交部相聚。
不仅王桂香带着两个孩子来了,赵德福也请假一同前来。
夫妻俩都知道,这次见面后,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聚,更主要是赵繁如今名声实在不好,他们实在放心不下。
见到赵繁比之前更加精神抖擞,赵家人都松了一口气,外界对赵繁的骂声不绝于耳,他们真怕他承受不住这么巨大的压力。
吃完团圆饭后,聊了相互的近况,赵繁就回了房间,打算撰写报告,没想到赵德福却跟了过来。
由于门没关,赵繁直接招呼父亲进来:“爸,你是想问我这份工作有没有危险吧?”
对于父亲成天担心自己的安全,赵繁早就习惯了。
赵德福苦笑着说道:“你在外交部进出都有警卫人员保护,有没有危险,我怎么会看不出来,我只是想问问,这份工作不能交给别人吗?”
儿子才二十岁出头,他私心琢磨着是不是别人都不愿意干,所以才把赵繁推到这个位置上?
一开始赵繁确实想躲事,毕竟这个工作干得好坏,最后都难以得到好处,但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他觉得自己可能是最合适的人选。
这个世界只有他知道最终的答案,当斗争强度过大的时候,他还能想办法将局势往回拉一拉。
当然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不会有人允许他退下来。
面对父亲的担忧,赵繁自然不能将这些实情和盘托出:“爸,你不是说领导让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其他的不用操心吗,没事的,相信我。”
问题出现了,就努力去解决,除此之外,也做不了更多的。
眼下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安置那些闹事的学生,既然下乡运动是目前看来最合适的解决办法,那就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损失。
至于自己这份两年期限的下乡计划,最终能否通过,只能看领导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