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有人对赵繁却很自信:“刚才刘主任才说了,我们的赵主任总能想到办法,既然他提出了这个建议,肯定有把握让有技术的欧盟成员国答应。”
这个会议通过了这个报告,赵繁去了外交部,除了询问美国那边的反应,主要还是让他们帮忙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
美国还正在和苏联协商研发项目,暂时没有给华夏发纠正函,陈红只能给赵繁解决信息的问题。
听到赵繁的要求,她一个电话把相关的信息管理人员叫了过来,让他直接和赵繁对接。
听到是询问轧钢技术的信息,技术员就说道:“目前轧钢技术比较先进的有德国、法国、英国、比利时、奥地利,各有各的优势。”
技术员讲了几个国家的技术优势,这些都是相关公司发布出来的产品概念,并不算国家机密。
赵繁还在驻守法国的时候,不涉及工业技术,这也是他第一次听到轧钢技术的相关信息。
跟着一起听的陈宏总结道:“不仅是各有各的优势,想拿到他们的技术,也各有各的难题。”
德国、法国都是比较有钱的国家,而且发展欧盟的意向是最坚定的,想让他们转让技术,几乎不可能。
即便是现在,英国已经快沦为美国的“跟班”了,没有美国的首肯,他们肯定是不敢转让先进的技术给华夏。
比利时和奥地利国家比较小,自主权也比较低,应该也会向法国和德国通气,没有带头大哥的首肯,应该也不敢乱来。
陈宏自己分析完后给出建议:“直接跟法国和德国谈吧,即便是他们不想要钱,也可以在其他的条件上让步,比如能源,反正美国一定会答应我们购入苏联的能源。”
到时候有那么多的数额,多让出一些份额也未尝不可。
赵繁想了一下,还是觉得不妥:“能源的输入增长量也不能太夸张,如果发生地缘冲突,能源断了渠道,到时候国内的工厂可能会面临麻烦。”
就像是人的胃,现在可以吃很多,直接把它撑大了,要是以后食物不够充足,即便是有入口的东西,也会觉得非常饥饿。
陈宏不得不承认赵繁的考虑有道理,但还是迟疑地说道:“可除了钱和能源,我们也没什么能打动他们的筹码。”
目前华夏还没有能在国际上拿得出手的技术,至于军工方面,对着中东,国家还有优势,欧盟那边却没有优势。
赵繁接过技术员提交过来的信息,仔细地分析了一下,立刻就有了想法。
“我比较倾向于英国,他们这个新任首相并不甘心于当美国的小弟,欧盟发展得越来越好,他们又不是初始成员国,再不做出改变,只怕要被甩得很远; 。”
陈宏闻言就提出为难的点:“可这些欧美国家都是多党统治,我们接触英国的话,消息肯定会透露到美国那边。”
美国肯定是100%不愿意华夏发展太快,怎么可能同意英国转让这样先进的轧钢技术?
赵繁却微微一笑:“谁说只接触英国,我们5个国家都接触,到时候谁急就和谁合作。”
有竞争就有破绽,欧盟国家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英国和美国也没那么亲密无间,特别是这个时候的日不落帝国还没那么日薄西山。
陈宏觉得赵繁的胆子实在太大了,可这个想法无疑是有效的,不过他还有一个疑惑。
“要是5个国家都愿意合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