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音便接着说:“我是刚从山上下来,没怎么学习过山下知识,我看山下那些琴、棋、书、画很有趣,不知道郑家能否介绍一老师给我”。</p>
郑管家:“回去我定告诉主家”</p>
时音:“那便先谢谢了”,时音笑着送走郑管家,继续今天的功课。</p>
当天下午,郑管家便过来传话,说主家郑氏卢夫人准备一个月后开课,招学生去学习,到时时姑娘直接过去就行。</p>
时音忙请教郑管家:“那我需要准备什么?拜师要哪些礼物?这些我不太清楚,请郑管家教我”</p>
郑管家摸了摸胡子,说道:“什么都不必准备,到时直接过去就好”</p>
时音道:“谢谢郑管家”,说着拿了一罐茶叶给郑管家,然后送他出门了。</p>
时音想:“说是不必带,肯定要带的,束脩一定要出,我先准备100两银子,再准备一颗500年好参,啊,啊,他们这些世家要什么有什么,可怜我也不知道送什么是他们这些世家所需的”。</p>
“好难啊,啊,想到了,可以送一枚平安符,这个很重要,嘿嘿...”</p>
“就这么定了,准备好看的三个礼盒包装”嘀咕完,就开始出门准备礼物了。</p>
如此一月后,时音一大早就提着礼物出发去郑家,在郑家大门前递上名贴说是来学习的,门房见此叫人送自己进入四夫人的院子。</p>
见到郑四夫人后,郑四夫人道:“时姑娘来了,过来坐”。</p>
时音回道:“夫子安好,多谢夫子教我”于是把礼递过去了,又有禀报来学生了,郑四夫人便没多说,让人送我去学堂。</p>
不多时人到齐了,连带时音一共有8位学生,都是8-14岁,只有时音此时装的18岁,郑家一其有3位姑娘,城里世家来了四位。</p>
自此时音过上了以前那种走读生上学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