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没有追究丁正的罪责,并不代表丁正不会受到任何惩罚。</p>
如此一场“大败”,总要有人来背锅的。</p>
丁正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但赵祯实在是一个性子过于“软和”的官家。在他的暗示下,丁正主动解甲归田,放下手中的兵权,回乡养老去了,这也让朝廷中原本准备弹劾他的文官只能就此做罢。</p>
可没想到,太子竟然又把这件事翻了出来。</p>
不过,展昭还是硬着头皮为丁家庄开脱道:“定川寨一战中官家也已经不再追究丁正的过错,殿下也又何必旧事重提呢?”</p>
“旧事重提?”赵曜反驳道,“难道在你们开封府里,犯了罪的犯人,如果杀了人没被发现,那就意味着他从一个罪犯变成了一个清白无辜的好人了吗?难道意味着苦主再也不能向他们讨要公道了吗?”</p>
“这怎么能一样吗……”展昭自然不会被赵曜的这些歪理说服。</p>
“哪里不一样?”</p>
“哪里都不一样,就算当年定川寨之战中,丁正有罪,但丁兆兰和丁兆蕙在内的丁家其他人却是清白无辜的,殿下怎么能把丁正的罪过转嫁到丁家其它人头上呢?”</p>
“古人云,父债子偿,丁兆兰和丁兆蕙等人身为丁正的亲属,理应替丁正承担起他曾经犯下的过错。孤念在丁正已死的份上,已经对丁家从宽处理了,否则,丁家不会还好好地待在他们自家的庄子里了,他们早就应该被抓进大牢里了?”</p>
赵曜态度坚决,丝毫没有因为展昭的话改变自己的想法。</p>
面对赵曜看似“合情合理”的质问,展昭张了张嘴,想为丁家辩驳,却又什么都说不出来。</p>
展昭本就不是一个能言善辩之人,这次,他对上的,又是赵曜这个“智足以拒谏”的人,自然落于下风。</p>
不过,一心救出丁家人的展昭是绝不会因为赵曜这几句话就打“退堂鼓”的。</p>
展昭想了想继续说道:“十年前,官家已经宽恕了丁正,殿下身为官家的儿子,难道要违背官家的旨意吗?”</p>
“我违背官家的旨意了吗?”赵曜微微一笑,“展大人如果觉得我违抗了爹爹的心意,可以直接去找爹爹……展大人可是御前护卫,面圣对你来说,应该不难吧,展大人又何苦在这里和我白费唇舌呢?”</p>
看着赵曜自信的样子,展昭很是无奈。要是找官家有用的话,他会来找赵曜本人吗?松江府是大宋的重要城市,没有官家的允许,太子能调动得了那里的兵马吗?</p>
这也是展昭拒绝包拯帮忙,而只想着自己来处理这件事的原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