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念感受到了这份心意,提笔回信。</p>
她端坐案前,先是以王姬的身份,用极其官方的,措辞严谨的语气回复了军务,将自己疑惑的地方也顺便列出来询问。</p>
末了,她笔锋一转,在信笺最下方空白处,用更小、更娟秀的字迹添上几行:</p>
“宫中海棠开得甚好,惜无人共赏。”</p>
“新调了一味安神香,不知是否合西北苦寒?”</p>
“箭术未敢懈怠,待君归,或可一试高下?”</p>
“刺客之事,已有眉目,弩箭指向……盼安。”</p>
信使快马加鞭,将夹带私货的书信送往边境。</p>
少昊站在更高的观星台上,看着女儿凭栏远眺的身影,又看看西北的方向,最终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发出一声混合着心酸、欣慰和“女大不中留”的复杂叹息。</p>
***</p>
蓐收在西北前线的精准判断与铁腕布防,如同一盆冰水,浇熄了西炎试图试探的念头。</p>
西炎王虽野心勃勃,却也深知此时与皓翎全面开战,绝非明智之举。</p>
更何况,西炎内部争斗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已经无心力再开争伐。</p>
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人,能稳定西炎内部朝政,才能再说其他。</p>
在皓翎和西炎王默许的情况下,西北边境剑拔弩张的气氛逐渐缓和,战事的阴云逐渐散去。</p>
蓐收并未因此懈怠,他一面继续巩固防线,一面利用这段时间整肃军纪,操练新兵,将西北边军打造成一支真正的虎狼之师。</p>
同时,他凭借过人的洞察力和圆滑的手腕,与当地部族首领周旋,或施恩,或威慑,悄然编织着一张兼顾情报与影响力的组织。</p>
阿念深知这暂时的和平来之不易,更明白这是皓翎积蓄力量的黄金时期,她每日废寝忘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内政和修炼之中。</p>
盐务革新在蓐收留下的框架和她的持续推动下,已初见成效,国库岁入稳步增加。</p>
她开始着手梳理赋税,在皓翎王默许和蓐收的远程指点下,尝试推行更合理的税制,减轻偏远郡县负担,鼓励农桑与海贸。</p>
同时,她也在不动声色地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将一批有真才实学、背景相对干净的年轻官员提拔到关键位置。</p>
皓翎王少昊将这一切看在眼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