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微笑着点了点头,基本同意蔡桐的说法。
不过,对方看问题还是不够深刻。
自己和这些“正规军”合作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关键是想把一些新技术和新理念传播出去。
还有就是加深和各省农科院的关系,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躲开不少的明枪暗箭。
这其中的奥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他也懒得和蔡桐提起。
“走吧,咱们回去。”
送走了孙士礼一行人,方唯和蔡桐回到了办公室。
接下来,公司就在社里召开了秋收工作会议,开始为秋收做准备。
匆匆数日。
秋收正式开始。
蔡桐等人公司高管采取分片包干,几乎每一个人都冲到了生产一线。这是瑶岭农业的传统,也是方唯所要求的。
方唯自己则到处进行巡视,反正他是最自由的一个,公司也不会给他安排任务。
“支书,【农优精品016】稻种大丰收,种植的这款水稻也是大丰收。”
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各生产单位的人员都有所流失。不过公司的机械化生产水平却迈上了新台阶,人员的减少并未影响生产效率,反而提高了效率。
收割工作很快结束,脱粒、烘干等环节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和机械化,统计数据很快就到了蔡桐的手上。
他拿着报表来房唯,脸上的神情很轻松。
“我看看,蔡总,你先坐。”
方唯随即拿过来报表看了起来,数据不会骗人,这一季又是大丰收。
和蔡桐不同,他关心的可不仅仅是【农优精品016】,所有的品种数据他都仔细的看了一遍,并记在了心里。
“蔡总,大家都辛苦了!忙过这一阵子,都好好休息一下,你们尽快拿出一个奖励方案。另外,你去安排,抓紧时间把省外贸的那批货发走。”
方唯的脸上绽放了笑容,随即把报表放在了桌子上。
这一季的【农优精品016】稻种开始上量,水稻的种植面积也在增加,平均亩产达到了1750斤。这个数字只可能在【种植区】内达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话,亩产会有所下降。
即便如此,这款粳稻也远远超出了人们的认知,成为了市场上的新宠。
水稻种植基地产出的【农优精品016】稻谷,全部供应给米厂,作为瑶岭大米的一款新品种,向全国市场供货。
这种大米的口感绝佳,味道纯正,是不可多得的大米精品。
相比较而言,采用【南光四号】作为原材料的大米,各方面的品质还是会差一些。
不过,从这一季开始,【南光四号】大米的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其实就是【种植区】产出的水稻和【非种植区】产出的水稻的区别。
同样一款稻种,在【种植区】内种植,会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属性的加成,无论是产量、品质还是口味都会有不小的提升。
因此,今后的【瑶岭大米】从源头上保证了独特的品质和口味,根本无法仿冒。
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仿冒大米根本没有市场。
当然,别人也可以自创品牌,毕竟公司出产的稻种即便是在非种植区生产出来的,也比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大米品质更好。
“支书,咱们的签约农户进一步减少,米厂的原材料供应实现了自主化,全部由咱们自己的生产基地提供。”
蔡桐以前看不上粮食生产,觉得不如培育稻种赚钱多。
但自从两个水稻生产基地建成之后,公司实现了从培育稻种、种植水稻、精米加工销售等,一整条产业链的闭合。
他这才深刻体会到了这种模式的好处,每当说起此事,就会显得很自豪。
“签约农户那边有没有意见?”
方唯这些年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整个新林县的种植户都是受益者。
但时代变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他只能改变经营策略。
“他们当然没意见了,说不好听的他们更愿意种植【南光五号】,毕竟【南光五号】的产量提高了一大截,他们的收益也能增加不少。”
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基本上走到了尽头,因为方唯这边的情况比较特殊,种植区内外的生产结果相差甚远。
为了把【瑶岭大米】这个品牌打造成一张王牌,品控是最重要的环节。
而且公司加成了两大水稻种植基地之后,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农户就做不到这一点。
“那就好!我可不希望因为公司的决策降低了大家的收入。”
方唯点点头,这和他之前的判断相吻合。
很多农户这两年都开始后悔签订了【南光四号】的购销合同,要不然之前也不会因为有大量的农户违约,差点让米厂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