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聊着聊着,竹下雅人突然意识到星海生活还有家公司可以安排建筑工人。
“小林桑,集团即将组建的物流公司需要不少人,貌似也能解决一部分就职问题。”
物流公司是用人大户,开始阶段估计就要几千人。
除去一部分专业人士,剩下的都可以用来安排建筑工人。
“会长说的对,确实,物流公司估计需要很多人。”
小林博明同样恍然大悟,决定能安排物流就安排物流,欠人情的滋味很不好受。
哪怕是为自家公司办事,结果依旧。
“嗯,那正好,你可以找个机会先让部分稳重踏实的员工学习开卡车。”
“免得物流公司发展起来,却没有充足的人手开车。”
开车需要培训学习,大卡车更是如此。
前期星海生活其余子公司可以借调卡车司机,但早晚星海物流要独立发展。
借这个机会多安排些员工学习开卡车,就可以在兄弟公司员工离开后依然正常发展。
“没问题,我会安排员工做好这些。”
“嗯,记住就好。”
青年微笑着点点头,然后又给小林博明找了个好地方。
“还有,公司新成立的4家电商公司很快也会缺人,同样可以安排一部分人过去。”
“是,我会找机会问问的。”
说是这样说,小林博明心里其实是不准备去的。欠一两家公司的人情就够了,没必要找太多。
“那行,今天就先到这里。你制作好ppt后,到时候一起放在会上讨论。”
“是,明白!”
安排好星海生活的工作后,竹下雅人一时之间没有太过紧迫的事情。
他想了想,干脆前往申城。
半个月没见母子俩,有些说不上来的思念。
“嘿嘿,真可爱。”
迫不及待来到申城家中的竹下雅人,傻笑着仔细打量着大眼睛滴溜溜转的林行载。
就算偶尔想要亲近,也只敢轻轻摸摸他的脸颊。
竹下雅人担心因为两人间的陌生,太过亲近会惹哭孩子。
“没想到不睡觉的时候,竟然也不哭不闹。”
“哪有,这种时候很少见的。”
林清浅很庆幸,庆幸自己顾得起高级保姆。如果真让他一个人照顾,估计要被逼疯。
小婴儿实在是难缠,个把小时就要哭闹一次,让人无法休息。
来都来了,自然也要看看星海集团在申城的各项投资。
“速度真快啊,竟然马上就要正式开工了。”
竹下雅人看着已经开始装填各式新机器的厂房充满感慨。
他上次来地面还四处堆放着沙子混凝土,砖头瓦块更是杂乱的到处都是。
结果这次来,地面已经没有了建筑材料残余,铺上了耐用的水泥路。
建筑同样修好,室内的大白都刷完了。
可以说,机器安装好之后立马就可以开工。
此外,速度这么快也和厂房配置有关。
中国现在不缺工业土地,缺的是有人建工厂。因此政府给星海集团批的土地面积特别大,厂房盖的都是一层建筑。
如果是港岛模式,制造业都在楼里,速度再快也要一两年。
当然,星海集团在华投资的新工厂也有政务中心、宿舍楼等高层建筑。
但那些高楼的建设,并不会影响到工厂开工。
因为星海集团也不会傻到一口气将所有土地全部开发,然后工人找不到地方住。
公司目前只开发五分之一,然后剩下的一部分建设宿舍楼等小高层,另一部分直接盖简易平房给工人居住。
至于少数科研人才和制造公司中高层领导,则直接给充足的住房补贴,然后让他们按照自己需求租房子。
除了上述理由,星海集团不一口气开发完全部土地,还有培养工人的考虑。
工厂建设的太大,根本找不到那么多合格的工人。尤其是那些能做管理的工人,更是需要星海集团一点点进行培训。
不过星海集团已经算是情况比较好的了。
集团进来的比较早,民间口碑也非常好。
无论是集团早先培训出来的熟练工和管理者,还是从政府部门和国企辞职的经验者,都愿意进入星海集团工作。
如此一来,新工厂也就没有那么的缺人。
“是的,不过和特区想比,申城这边还是不够快。”
林清浅去过几次特区,每次都为特区的建设速度感到惊讶。
如果申城的项目放在特区,随随便便就能提高三分之一的建设速度。
“那边确实更快,但我们没必要攀比,只要能在规定时间合格的完工,就是好的工程队。”
“嗯,我知道。”
简单视察一圈后,两个人习惯性的来到员工食堂。
“菜不错。”
竹下雅人很满意食堂菜的各种油腻,重体力工作者需要的就是这些。
当然,也有不那么油腻的菜。
这些主要是给脑力工作者,以及体力活不重的工人准备的。
竹下雅人和林清浅,吃的就是后者。
味道嘛,只能说凑合,就是普通的大锅饭和快餐味道。
除了员工大食堂,另一边还有个小食堂。那边是小店模式,和外面一样需要花钱买。
两人是来考察的,自然不会去那边吃饭。
“你这么重视食堂,谁敢在这方面打马虎眼呀。”
竹下雅人每一次去下面公司视察都会下食堂,集团的管理层自然要对食堂严加管控。
他们可不想因食堂问题,失去现在的岗位或者丧失升值的机会。
如此一来,星海集团旗下各公司的食堂建设水平,自然远超同类公司。
当然,这也是他的目的。
让员工能吃饱吃好的公司,才是真正的好公司。
“嘿嘿。”
青年得意的笑了笑,然后抬起头随口问。
“有点渴了,你喝什么?”
“来瓶矿泉水吧。”
“行,稍等一会。”
星海集团每个食堂都有自动贩卖机,里边卖的都是公司自家生产的饮料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