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是成都石中,坐标一环边上,交通特方便,吃的多,学校也特别美。
这学校只有高中部在这里,倒也落得轻松。
行骋今年刚升高二,长得帅人又高,学校校队里的小前锋,正一门心思扑到篮球上,球风更是一等一的又狠又利索。
但他跟别的男生不一样,另一门心思没扑到女生身上,却扑到了他前边儿这个刚刚高四的宁玺身上。
而且是扑空的扑。
小时候,院子里的小孩儿三三两两,吃过晚饭就凑一堆摆龙门阵,一起讲鬼故事。
当时特别流行那个楼上玻璃弹珠的故事,传说那些弹珠的声音其实是滚落的眼珠子所发出的……
小宁玺表面故作镇静表示并不害怕,但只有旁边儿偷瞄他的小行骋知道,他真害怕。
小行骋天天一到晚上就在楼上弹珠。
弹了两三天,觉得自己做错了,又拿绳子往他卧室窗户外边儿吊漫画书给小宁玺,吊光碟吊玩具,虽然小宁玺总是不要。
索性把窗帘关了,眼不见心不烦。
一来二去,时间长了,小行骋也不吊了。
两个孩子都在长大,小行骋天天跑下楼敲小宁玺家的门儿,宁玺哥哥,能一起玩吗!玩什么都行!
已经比他高了一大截的小宁玺把门打开,一个篮球砸地上。
“你玩儿。”
涉世未深的小行骋被小宁玺一颗篮球逗得丢盔弃甲。
两个人算是从此结缘,但是一直不太对盘。
在小区里练个球,小宁玺都要把球袋往场中间一放,当“三八线”。
他说:“你敢过来,我就揍你。”
行骋从小玩儿篮球那么努力,无非是想挫败一次宁玺,这个梦想只在高一的一次球赛中完成过,而他当时并没多大快|感。
只要这球是跟宁玺打,就算赢了,在行骋心里,那也是输了。
先动心思的人,永远赢不回来。
宁玺也一直是行骋家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小孩”。
成绩好,长得好,性格虽然对谁都一脸冷冰冰的样子,但是心是真的热乎。
除了家庭不太完美、去年没考好复读了之外,宁玺身上几乎没有什么令人操心的问题。
行骋发誓,这是他这周最后一次上球场,代替校队英勇出征,结果碰上前校队的宁玺觉得高四压力太大,来练练。
这宁玺不上场还好,他一上来跟行骋打配合,行骋就变成了干啥啥不行,整个人步子都是乱的。
行骋早就打算要好好学习了,这高二刚刚开学,他觉得自己努力一把还是能直接高三的。
连高一下期分文理,他也选的文科,跟宁玺一样,哪怕文综对于他来说特别难啃。
他为了学习,住校变走读。
他为了学习和宁玺,每天提前半小时起床。
当年,行骋一年级,宁玺三年级,好不容易行骋三年级,宁玺又六年级了,读初中了。
盼啊盼,行骋上初一了,宁玺又高一了……
终于到了一个学校,上学放学能挨着走,在楼道里碰着的时间也变得差不多。
两个人一路沉默着到了单元楼门口,往里走了点儿,行骋眉毛一挑,特别自信:“我一定要跳个级给你看。”
宁玺看他一眼,伸手轻轻推了行骋一下,行骋没站稳往后下了几级阶梯。
“连跳三级,直接毕业。”
行骋反应过来了,往上走几阶,想伸手去拉宁玺的胳膊,又不太敢碰:“不是,哥,我真想跟你当同桌。”
宁玺“哦”了声以作回应,掏钥匙去开门,把挂在门口的球袋取下来,踢进去,看了眼在楼梯上杵着的行骋:“还有事么?”
行骋摇摇头:“暂时没有。”
宁玺把书包肩带放了一半儿下来,手一挥:“回去吧,别烦我了。”
宁家大门关了。
今天晚上,行骋头一次这么认真地写作业,历史试卷翻来覆去地看,时间轴背得一团糟,差点儿没忍住把书撕了。
他正靠在椅背上琢磨,怎么背文综,手机就响了,一条短信。
宁玺发的,就仨字儿:扔绳子。
行骋接下来动作那叫一个迅速,把窗户一开绳子往下一扔,没一会儿就觉得绳子变重了。
他一点一点地,小心翼翼地提上来,发现是个本儿,已经比较旧,翻开全是密密麻麻的字迹,还有勾画的重点,看样子应该是宁玺高考那一年的文综笔记本。
翻到第一页,“宁”字被宁玺自己拿钢笔划掉了,旁边写了个笔锋遒劲的“行骋”。
旁边画了个猪头。
……
行骋跟他哥宁玺关系好,全校都知道。
高一的小学弟行骋,破格被招进校队,明明有实力打首发,但是非要坐在板凳席上,给高三的学长宁玺当替补。
等行骋都高一下期了,打替补也打得风生水起,一时风头无二,宁玺也已退了篮球队,专心学习。
直到行骋现在升到高中二年级,宁玺也还在学校,读高四。
虽然他们之间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单方面的关系好。
行骋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喜欢上宁玺的,他都不太记得了。
依稀有点儿印象的,是跟着宁玺升入这所高中之后,在篮球场上看到了涂在墙上的标语,很大几个字,几乎一个字占了一小面墙。
“每天运动一小时,健□□活一辈子。”
行骋抱着篮球站在球场里,看着在场上飒爽矫健的宁玺。
他就觉得在自己高中毕业之前,一定要跟宁玺在“一辈子”的那墙下面,照一张相。
1首发:篮球比赛最先上场的几个队员,称为首发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