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655小说 > 女生耽美 > 宦海沉浮 > 第一五一章

第一五一章(2 / 2)

精简机构也是老大难问题,中央年年喊年年下文,下面在党政机关却在一轮又一轮地精简下逐渐壮大起来。人员严重超编,部门机构重叠臃肿,大都人浮于事,都是些拿工资吃“皇粮”的懒汉。

顾宪章对于精简机构轻车熟路。立即成立“机改办”,大刀阔斧地撤掉或者合整,县委县政府办公楼果然只有文件要求的科室牌子。比如人事局与劳动局合并为人事劳动局,两套班子一拼在一起办公。为了达到精简人员的标准。成立个事业单位型的劳动服务公司,淘汰下来的人员在公司里照样吃财政饭,而且来班都不用上。科技局本就人少,铺盖一卷进了教育局。原广播电视局与文化局合并,计划生育局撤掉,改个牌子叫计生指导办,挂在卫生局。什么档案局等一些无足轻重的划成事业单位。快得令人瞠目结舌。

杨陆顺自从荣升县委常委常委副县长后,想一心扑在商品粮基地上成了空想,成天要应付上门地干部请示汇报。要负责协调各单位部门的风格合作。要拍板定调子,发现问题要查处、制订方案要督促检查。成天还要出席这样的会、那样的会。凡是他分管的部门单位有个鸡皮蒜毛的会。都要请杨县长出席做指示,不然显得领导不重视。自然他们低下人干着也不起劲。

最让杨陆顺无奈地,就是有些单位部门的负责人大早就等在家里,然后紧跟贴行,只要杨县长得闲了,他们就唠叨部门的工作。好象没了领导指示没了领导视察,他们就不会办事了。

在县委进行机构改草时,顾宪章又不失时宜地抛出乡镇行局领导班子调整,真是火上加油,整个南平县的大小官员都没了心思搞工作,想进步的回下钻营、怕精简落后的也上下呼号、没了进取心的则挖空心思扇风点火。只有小部分还有党性纪律的好同志,坚守岗位,认真工作。

三清乡的农业副乡长方宝弟引起了杨陆顺的注意,方宝弟本就是三清乡人,今年37岁,恢复高考后连续两届没考上大学,只好进了地区农业技术学校读中专,毕业后回本乡当农业技术员,一门心思把所学知识用在为乡亲们服务上了。勤恳工作得到在乡蹲点原县委郭书记赏识,抽调进了乡政府,就更加有了用武之地,顾宪章就任县委书记在三清乡检查农业工作时,点名提拨方宝弟为了农业乡长。按说是县委顾书记提拔地干部,换了别人那还不借机与县委书记搞好感情啊,可方宝弟仍旧只醉心工作。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了工作上,连媳妇地农业户口也没解决。

杨陆顺负责基地工作后,与方宝弟接触很多,觉得他颇有自己当年的工作干劲,最让杨陆顺敬佩地还是方宝弟那颗实在地心,与县委领导一起从不会讲什么奉承话,开口必谈工作,事事已工作为先。而三清乡的基地之所以规划完善,全与方乡长地群众基础好,威信名,一呼百应。

县委要调整乡镇班子,各路书记乡长们为了前途窜上跳下的拉关系走门路,无一例外地都要拜访杨陆顺这位南平县委中的新贵,顾宪章书记一手把他扶上去的,可想而知杨陆顺在顾书记面前地作用。套句老话,杨陆顺在顾书记面前的一句话。顶他们自己在顾书记面前地一千句一万句。

杨陆顺清楚自己在南平的处境,知道老顾对他是相当信任的,政府工作只要是杨陆顺认可了的,老顾就基本支持,鲜有挑错的,对于政府方面的人事情况,大多都征询杨陆顺的意见。虽不是言听计从,但分量很重,参考价值很大。杨陆顺知道自己地优势,但又知道自己的劣势,他早就决定了,不管乡镇行局谁来走他的关系。只要是老顾默认的,他都会竭力帮腔,只要是顾宪章犹豫的,他则不偏不倚,就事论事,只要是老顾不喜欢的。他就从不议论也不出主意,当然要是非常不错地同志,他会迂回着含蓄地向马峥嵘说说自己的看法。尽量保护那些为人正直、工作出色的同志。

正是杨陆顺这种紧紧团结在领导周围的态度。极大地赢得了顾宪章的信任。有时候顾宪章在与马峥嵘高峻研究乡镇班子搭配遇到疑问时,都会问问杨陆顺的意见。听听杨陆顺的想法。作为他拍板的重要参考,当然顾宪章也清楚一个领导要有威信。少不得要对下面人施加点恩惠,也多次询问杨陆顺,有没有他要提拨的干部。杨陆顺在绝大多数时间都会好言谢绝,他到底不很熟悉下面的干部。提拨好了是组织地运气。提拨个庸才甚至蠢材,那就是农民群众遭殃倒霉了。

杨陆顺看好方宝弟,悄悄打听了他地情况,得知居然是前后两任县委书记都欣赏的实干干部,心情很是高兴,便寻了个机会向顾宪章进言:“顾书记。不知道你还记得三清乡地农业副乡长方宝弟吗?”

顾宪章在南平管干部好多年,对手下人大多还是有印象,何况方宝弟是他点名提拨地,虽不是很熟悉,但不可能没印象。却故意想了想说:“这名字似乎有点熟,三清的?”

杨陆顺说:“顾书记管辖几千干部,自然记不很清楚了。方宝弟是你升任县委书记时,亲自提拨地呀,三清不少干部都还记得这事呢。”

顾宪章就呵呵笑道:“陆顺,是不是方宝弟找上你了,想进步。

杨陆顺说:“哪会呢,方宝弟是你亲手提拔的,要找也是找老领导了。怎么会找到我呢。我是问,方宝弟这次有没有机会提一下?”

顾宪章说:“咳,你不提我都几乎忘记曾经提拨了这么个人,算算回年了,他好象一次也没找过我哟。陆顺,你对那方宝弟有什么看法,说说,要行的话,不能让好同志埋没嘛。”

杨陆顺说:“我与方宝弟接触,还是从负责商品粮基地开始,三清乡在我印象中,农业方面一直是其他乡镇的排头兵,到村组里走走,觉得干群关系比其他乡镇要融洽点,比方说退旱还土。三清任务比较大,但也进了前三名,要是任务量相同,还是三清第一。冬修情况也是任劣完成快。质量高。这次动员劳力开河,三清乡的劳力士气最旺,我就名意留了神,原来农业方面是方宝弟全手抓的,我可以负责地在你面前保证,方副乡长在三清农民心里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凡事有方乡长出面。都能解决得很不错。三清的许乡长年纪也大了,身体还不怎么好,顾书记,你看是不是考虑让方宝弟接任呢?”

顾宪章知道自己的性格,不是遇到极其负责有能力的干部,他是不会亲自点名提拨的,就是那姓方的也太不懂事,由普通干部直接提成农业副乡长,也没见他上门表示下谢意,不是贪什么礼物,起码的人情世故得会吧,有心刁难却又碍着杨陆顺的面子,杨陆顺不象老马那么贪心。那老马到南平才几天就想收买人心,而杨陆顺没这些野心,难得小杨开口。还是给他面子。省得心里有芥蒂,就笑着说:“既然陆顺看得上的干部,肯定是品行双优、能力非常的好同志了,行,我记下了,明天研究草案时,我会提出来的。”

杨陆顺察言观色的水平很高了,见老顾短暂地沉吟,再联系方宝弟的木讷,就大约清楚老顾的想法,他也不啰嗦,赶紧告辞出去,找电话联系方宝弟,务必请他明天下午到县里来一趟。

方宝弟倒是准时去了杨陆顺的办公室,进门才寒暄几句就开始汇报基地工作情况。杨陆顺也不打断、耐心地听完。针对三清的实际情况提了点建议,少不得要夸奖他几句。

方宝弟汇报完了,就等着领导指示,他还想乘着进城的机会,转道去看看劳力们开河的情况。

杨陆顺笑着说:“方乡长,三清的工作比较其他乡镇而言,是很扎实的,我也最放心三清乡,以后我就会少去三清几次,免得浪费汽油和乡政府的招待餐。一直以来三清的农业工作都走在全县的前列,我很是感激啊,无以为谢。薄酒一杯如何?”

方宝弟看看手表说:“杨县长,我看免了吧,都是我应该做的,不值得谢谢呢,我还想去老河口一趟。看看那里开河的进度,顺便慰问下我乡的劳力。”

杨陆顺那里肯放人,说:“那不行,不要急着一时嘛,今天我请你吃晚。一定要去的。因为还有些事要跟你商量。”

方宝弟说:“杨县长,现在说不行么?”

杨陆顺倒不忍戏弄这老实人,就走出办公桌,并肩与他坐在沙发上,又递了根烟给他,才说:“方乡长,我个人觉得你对工作敬业,对农民负责,是个很好的领导干部。马上乡镇调整班子。我已经向顾书记建议,提拨你为三清乡乡长,我想你会把三清治理得更好。”见方宝k弟p仍m在g垂头抽烟,又说:“方乡长、我不是向你表功劳。我的意思是,得到领导赏识登门拜谢的人之常情,就象你丢了钱,被人还了回来。你都会说声谢谢吧。何况提拨这么大的事呢?我也懒管你愿意不愿意,我已经约好了顾书记的爱人,我们吃了饭就去顾书记坐坐,当面表示下谢意,这事就结了。”

方宝弟半晌没言语,夹烟的手指甲在轻轻抖动,直到烟屁股烫得他一激灵,才说:“杨县长,谢谢你。我晚上就去顾书记家坐坐。”

看到方乡长无奈的神情,杨陆顺不禁心里一哆嗦,愧疚酒上来,也就说不话来。

第二天在常委会上,方宝弟果然出现在了组织部长高峻的候选人名单,才念完方宝弟的简历,顾书记率先表态同意,不到五分钟,方宝弟就从农业副乡长提到了乡长职务。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最新小说: 赛尔号之命中注定 斗龙战士黑暗之战 四合院,从七级工开始 浩桐文—一见钟情 TF:让我休息吧 超级女婿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草芥称王 凹凸之梦的归处——断更修改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