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君豪给杨陆顺递上茶笑道:“王市长,您今年才四十四岁,虽说比我们三兄弟大了十来岁,俗话说,少年叔侄当弟兄,您今天就半叔半侄地将就下吧。陆顺,我也是忙工作,很久没见到王市长了,今天本想直接去南平,可到了南风市不来拜访王叔叔,有点说不过去。”
王智弘哈哈笑道:“君豪说得不错,今天就不讲什么职务,我们半叔半侄的拉拉家常,倒也蛮不错地。”
赵君豪说:“那您先同陆顺、春前说说话,我去看餐厅准备好没。”说着就冲杨唐两人微笑点头,退出了房间。
唐春前笑着说:“陆顺,你怕还在吃惊,我怎么跟王市长这么熟悉吧?我十五岁就认识王市长了。当时我父亲让我叫叔。我还老大不乐意呢。”
王智弘点头说:“春前那会当着他爸叫我叔,背着就叫我大哥,哈哈。一晃就十几年过去了,不服老都不行哟。那会陆顺在春江读大学?”
杨陆顺悄悄一算,十五年前还在读高三,就说:“还没考上大学,读高三呢,农村娃上学都晚点点。”
王智弘忽然望着对面的窗户缅怀了下,感叹地说:“你们年轻多好,能读上大学,不象我,十七岁就赶上文草,接着知青下放,多亏那会根正苗红。在生产队又积极肯干,才被推荐上了个工农兵大学,那算什么大学哟,成天背语录,读马列毛著作,后来还是八一年,春前的父亲让我脱产三年,保送到武汉大学经济系读书。三十多岁的人混迹在十几二十岁地小伙子小姑娘里。压力太大了。哈哈,也多亏了那三年苦读。不然今天就落伍喽。”
杨陆顺这才知道,王市长三十一岁才进地大学,丢了书本十几年再去啃大学教材,难度可想而知了。当然也多亏了经济学的文凭,不然哪能进步如此之快。四十出头就荣升了行署专员。
唐春前显然要随意点,笑着说:“王市长你落什么伍呢,如今正是你们这批与共和国同龄人执掌着地市级政权,用你们地学识及新思维支持着改草开放政策。毫不夸张地说,将来我们国家的走向,完全是靠你们来引导呢。”
杨陆顺不好怎么接话,他觉得唐春前说话地语气倒是有点指点江山地意味,他做为王市长的下级,是不应该如此放肆地。当然从王市长话里可以听出,好象唐春前的父亲曾经是王市长地上级,而且王市长应该是受过唐春前父亲的提携之恩,也就难怪他们之间很随便了。
果然王智弘又是哈哈一笑,转了话题:“这里只有春前对农村了解不深刻,我曾经在农村下放多年。陆顺本就是农民的子弟,改草才十几年。农村简直是翻天覆地地变化啊,陆顺。你来说说。”
杨陆顺说:“是啊。我是亲眼所见的,当年在农村没穿过几件新衣服。除了过年过节饭桌上不见荤腥,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立即焕发了生机。解决了吃饭问题,现在农民们又向农业机械化迈进。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电视机、摩托车甚至农用卡车都进入了农民生活,我娘总是说,当年的地主老财都没咱普通农民过得好呢!”
唐春前说:“陆顺说得还是比较片面,报喜不报忧。其实不少地方的农民生活还是很艰苦地,温饱没解决的也还不少,我们春江属于内陆平原省份,自古就盛产鱼米。政策一好,农民就很容易摆脱赤贫,但春江部分◇‘地丘陵地区。农民的生活就要差多了。”
王智弘指了指唐春前说:“知道你眼路开阔,而且在新华社,消息渠道更为畅通,可陆顺说的却是他亲眼所见的事实,怎么能说他是报喜不报忧呢?所以说春前。你就是到了农村调查,也要多报道点正面新闻,毕竟正面还是主流吧。当然对现今农村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更不能麻木处之。你看陆顺就有胆子邀请你去南平深入农村采访,而且不派人随同,更不会讨好你这无冕之王,以求虚报来获取荣誉,这点你还得承认陆顺及南平县委地工作做得好吧!”
杨陆顺连忙表示谦虚:“王市长,我之所以邀请唐记者到县里采访调查。也多少抱了点想出风头的虚荣观念,其实县委县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农民做实事,是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实在没资格拿出来炫耀。不过如今县里地清退工作,虽然很得农民地支持,但在县里还是有阻力,也是想通过记者的报道。坚定县委县政府清退地决定。”
王智弘摇着手笑道:“我们都有职业病啊,原本跟春前就谈好了,不说工作上的事,没想到坐到一起,话题仍旧离不开工作,我看还是不说了。不说了。”
唐春前看着杨陆顺,心里却叹息着,看来杨县长将要失望了,没办法。王市长吩咐我地,只得照办。
果然三人再不谈工作上地事,杨陆顺就几乎插不上话,他们说的都是些家常事,只得微笑着当个好听众。
吃过晚餐,赵君豪陪着唐春前上了街,房间里只剩下了杨陆顺和王智弘,看架势,赵君豪和唐春前地离开,完全是给他们俩单独谈话的机会。
王智弘当然不会把他与唐春前的协议告诉给杨陆顺,他这样做,只是想保护杨陆顺。当下严肃地说:“杨陆顺同志,你不通过市委宣传部就私下找新华社的记者去南平采访。想没想到后果啊?!”
杨陆顺没料到王市长会忽然变脸,震惊后才慌乱地说:“王市长,王智弘说:“我估计你也没想,你只想如何让南平的清退工作赶紧落实,让南平农民得到实惠。我理解你一番爱民心情,可你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连市委都没表态的重要工作,你就敢捅到新华社的记者那里,你现在只是分管农业的常务副县长,不能光为了自己那摊子工作,忽略了全盘。你是一级领导干部,做什么都要有组织观念,有严格遵守纪律,更要有全局观念。其实你算算细帐,即便一口气清退农民三年的负担,折到户上也不过千多块钱,可你带领农民上个致富项目,说不定效益远远多过那三年的负担,重要的是策略。要是你杨陆顺因为清退工作而丢官罢职,让一个更为昏庸的人取代了你,你说南平的农民是不是将更受罪呢?”
杨陆顺从慌乱中稳住了神,对王市长的话就有了感触,默默地点了点头。
王智弘见杨陆顺有了启发,就缓和语气道:“其实你还是蛮有头脑的,就从上次让个体户投资南平的公路来看,你还是有经济头脑的,地方财政不拿一分钱就修好了路,仅仅每年支付几十万的费用。这样的好点子,可以多用在县里的其他工作上嘛,不过,我听说真正给南平公路投资的老板,实际上是原春江鼎鼎有名的奇顺公司的总经理袁奇志女士,陆顺,我没说错吧!”
杨陆顺更为震惊,似乎也明白王市长叫他来谈话的目的了,忙说:“什么也瞒不过王市长,确实是袁总经理的公司提供的资金。”
王智弘笑道:“我还知道袁总是你大学的同学,你们一直是来往密切的好朋友。”
杨陆顺索性干脆地说:“王市长,袁经理还有个幕后老板,就是省委刘书记的儿子刘建新,我也是通过袁经理才认识刘建新的。”
王智弘暗道你杨陆顺还是不说实话,全文明可啥都跟我说了,故意问=“陆顺,再过十来天我要去北京出差,要不我们一起去?”
杨陆顺这才明白王市长认识个唐春前并非偶然,而是有极大的实力才能获得如此多的消息,既然王市长也向往与刘家亲近,为何不成全王市长呢,不管王市长能否获得刘老青睐,至少王市长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予极大地支持,这比起远在春江的刘书记,更加值得期待,咬了咬牙,杨陆顺抬头说:“王市长。我、我是要去北京给省委刘书记的父亲刘老祝寿,要是能和王市长的行程相合,那我就陪王市长一起去北京。”
王智弘呵呵笑着说:“没问题啊,陆顺,你给我说说刘老的喜好,我也好准备给刘老的祝寿礼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