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90年,大唐大顺元年,仲春之末。
僖宗李俨暴卒,寿王李晔继位为帝,是为昭宗,时已两年。
中原大地上藩镇四起,群雄逐鹿。
是岁,李克用下邢州。
杨行密为宁国军节度使。
朱全忠兼领宣义军节度使,又以魏博镇罗弘信不允假道,攻之。
其他大小藩镇也是互相攻伐,肆意兼并。
河西之地虽远离中原千里,依然不能独身世外。
异族纷起,胡帐遍地,彼此厮杀攻伐甚于中原多矣。
此时的沙州治所敦煌,虽春寒料峭,但毕竟已是草木春发,山野牧场中青草已抽芽,肥嫩甜美。
湖河泉泽之处也是冰雪消融,潺潺流水滋养着冻饿了一冬天的飞禽走兽。
归义军节度使如今驻地敦煌城,其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万顷戈壁,号称“四方绝域”之地。
敦煌城则正好处此绝域中间的一块绿洲之上。
敦煌城西南甘泉水也已解冻,正如一条黑蛇从西南祁连山间奔腾而出。
先流经寿昌,绕过鸣沙山,一路向东,遇敦煌城后改变流向,绕城而过折向了北面戈壁。
赖其水滋润,沿途形成了大片的沙漠绿洲。
绿洲内,敦煌城外,遍布着一条条人工开凿的水渠。
弯曲萦绕着,从西南角的都乡渠、宜秋渠开始,成放射状向东北漫延。
一路引着甘泉水流过千渠、北府渠等大小数十条从汉代就开始修建的水渠,滋润着绿洲内遍地田地果园。
宽阔的水渠还被用做了这敦煌城的天然护城河,尽头处流入北面戈壁中的曲泽、兴胡泽和井泽等大小数个湖泊沼泽。
这些湖泽草甸水草丰茂,是最适宜放牧马匹牛羊的草场。
敦煌城尽管不如河西第一大城凉州城那么高大广阔,却依然是河西首屈一指的雄城。
其城周长数十里,分内城、罗城和羊马城。
最外圈是羊马城,以渠为护城河,以六尺土墙为栏。
如今时日,羊马城中却是圈养着无数牛、羊、骆驼和马匹,它们都是那些牧民、寺户和百姓等私人牧群赶进来躲避风寒的。
它们一群群地挤在一起互相取暖,艰难地熬着,等待着春暖花开,青草遍野。
而官府的战马自然有更避风的内城官马院来豢养,官家牧子负责照看,身披毛毡,水草充足,不虞饥寒。
内圈为罗城,以十几米高的结实夯土砌成的城墙内,遍布着院落民居,果园菜地,集市驿馆,寺院庙宇,还有驻扎城北的豆卢军。
最内为内城,就坐落在罗城内的西南,四角矗立着鼓角戎楼,有披甲卫士闻警击鼓吹角警戒。归义军使府、节堂、武库、官学校、牢城等官衙一座挨着一座,分布于内城中。
张、阴、索、李、罗等汉族世家鼎族以及曹、康、安等粟特大族除了在城外拥有众多的老宅别院之外,家主亲支家宅大多亦在内城中。
晴空万里,漂浮着几朵淡淡的云彩,沙州冬季干冷,夏季酷热,只有春秋两季气候温和,最是舒适。
寒食和清明节相邻,归义军使府令沙州官民皆休沐三天。今日是唐代小长假第一天。
虽然乱世求活,时局不安,终究挡不住沙州百姓向往春天、万物萌发的节日。
此时沙州郊外,原野泉泽,游人如织,人们争相扶老携幼出门踏青。
平民简单铺了毡垫子在草地上,摆着几样面点给孩子们吃食。
大人则拿面食酒水祭拜祖宗,清扫陵墓。
大族世家的男孩子们骑马,斗鸡,打闹着。
女眷则要复杂得多,几案墩床,美食佳肴,样样齐备,四面围了锦缎五彩幛子,依然挡不住她们珠钗高髻,花钿面厌,轻罗旖裙,美不胜收。
她们荡秋千、抛彩球、踏歌舞,知慕少艾的少年人四面围着瞧看,如花朵吸引着采蜜的蜂蝶。
好一片浪漫、春意盎然的踏青写意画卷。
虽说寒食节归义军有禁火三日的规定,但依然挡不住人们在小长假期间相聚宴饮的脚步。
节度使府也会于寺院中设乐表演,城内官员百姓携家带口前去观赏。
既有属于对亡者的追思,也有生者欢悦的相聚。
。。。。。。。。。
今年官办寒食节设乐宴饮便是开在了罗城东北龙兴寺内。
沙州节度使张淮深一家六口以及一众大小官员及眷属都齐聚在此宴饮。
寒食饼、冷胡突鲙、醴鱼臆、炙驼峰等珍肴如流水般端上。
粟米酒、麦酒、葡萄酒等各色酒水应有尽有。
张淮深面南端坐于宴席大堂上首处,沙州排的上号的官员以及远在瓜肃的部分官员也都尽数团坐在食床左右,众星拱月般以张淮深为中轴对称分布于两侧。
厅堂中间铺了于阗纹样细毛毯,使府乐营的的一众音声人悉数在场,钟磬鼓乐齐鸣,卖力的演奏着欢快的《苏幕遮》曲子,美貌的舞姬们穿着灵动飘逸的罗裙,跳着热情奔放的胡舞“浑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