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这名字挺有意思的,是情歌吗?”
“是不是写鹊桥的啊?”
歌曲前奏响起的那一刻,网友都震惊了。
没有《华夏味道》的欢快,也没有凤凰奇迹以往金曲那种民族电子风。
旋律有一种古老、神秘的感觉。
“这个前奏,完全不像凤凰奇迹的风格啊。”
“好特别,有种开始进去考古的感觉。”
“毛骨悚然啊。”
江飞唱道: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歌词的内容,给华夏网友的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
“这不是《出塞》吗?”
“王昌龄的《出塞》!我四年级学的,现在还会背。”
“江飞竟然把这首诗直接搬到歌里了?这操作绝了!”
网友兴奋得发出惊呼。
很多人仿佛回到了青葱的校园时光,当年背诵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一听这几句,我仿佛看到了语文课本,背诵ptsd都犯了。”
“配上这音乐,由江飞唱出来,瞬间升华了。”
“气势比背诵强多了。”
“江飞一唱《出塞》,我妈立马从厨房冲出来,嘴里还背了几句,把我惊呆了!”
这几句古诗词的引用,开局就为整首歌定下了悲壮、沧桑、气势恢宏的基调。
那月亮,无论秦时汉代,都依旧悬挂在天空,清冷地照耀着古老的长城。
战士们离家万里,投入漫漫征程,多数都壮烈牺牲,再也无法归还。
所有的期盼,都寄托在如同飞将军李广般英勇的将领身上。
唯有他们坚守边陲,方能抵御外敌,保家卫国,不让胡人的铁骑,越过阴山山脉,侵扰中原故土。
短短四句诗,将一个古老民族的战争记忆、家国情怀、牺牲与守望,描绘得淋漓尽致。
无数华夏网友听得热血沸腾,眼睛湿润。
铃花接着唱道:
“狼烟千里乱葬岗……”
仿佛天地变色,狼烟弥漫的凄凉景象浮现,无数无辜生灵在战火中挣扎哀嚎。
为国捐躯的将士,埋骨沙场,无人问津。
乱世荒凉,个人渺小无力。
文人武将,每个华夏子孙,在乱世中为民族存亡而付出生命代价。
“这不是王昌龄的《出塞》了。
这歌词是江飞写的?
这个续写太强了吧?”
风格一脉相承。
比原作更添了乱世的苍凉、悲悯,个人命运的无奈。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家国天下,那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绝。
网友们惊呼江飞的才华已经到达了何等巅峰。
这种信手拈来的续写,完美衔接古诗,功力深厚,让人叹为观止。
更让网友们好奇的是,铃花的演唱方式。
她这段歌声,不同于平时的民族流行唱法,很苍凉、高亢,又带着嘶哑的穿透力,仿佛来自古老的戏台上。
仿佛有千军万马的悲鸣,也有千年风沙的呼啸。
还能听出大漠孤烟、边关冷月的悲壮。
“铃花这唱腔好绝啊。”
“高音听得我鸡皮疙瘩起一身,太有感觉了!这是什么唱法?”
“求懂行的分析一下,铃花这段用的是什么戏曲唱法吗?太有民族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