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维炯心里,从来没有想到这一天会到来,而且是这么快,好像夏天的雷阵雨——看起来天气晴朗,不到一刻钟就乌云密布,刹那电闪雷鸣,骤然狂风大作,接着就是倾盆大雨——雨太大,周维炯不光心中疑惑,且身心疲惫。
丁家埠师部,周维炯坐在主席台上,旁边是信阳中心县委的领导。这个人,个高,块头大,三十多岁,周维炯不认识。县委书记孔剑舞,他认识。
梯云牺牲后,德宗担任了两个多月的中共商城县委书记,再之后,因工作不太方便,申请辞去中共商城县委书记一职,由中心县委派来。
作为县委书记孔令舞,河北人,参加过五四运动,在北京入党,北京党组织遭到破坏,被派往河南省委工作,河南省委因大别山革命需要人才,及时派往大别山,由信阳中心县委派往商城担任县委书记,与他一同派来的还有中共团县委书记刘和青。
刘和青这个人中等身材,农民打扮,说话不多。刘和青年轻,只十七八岁,大高个,瘦长条,稚嫩,挺精神。
来之后,带着中心县委的任命,并就有关指示一并带来,主要是党的领导、土地革命和开展游击战等十四条决议,宣读后,又让师委的同志学习,还谈了革命形势。
也就是从那次开始,商城县委在伏山、苏仙石、河凤桥、白塔集、杨山煤矿、余集杨桥等地发展党员,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在红三十二师有力支持下,瞅准时机,实施起义。并对起义后的队伍统一了名称,能加入红军的,都加入红三十二师,不愿意,或者愿意,但因年轻大或者其他原因,不够条件的,都编入游击队,原来的赤卫队、摸瓜队,统统编入游击队。
除了余集的杨桥因距离太远,派人去,要经过县城,关卡把持太严,风险太大,再加之,该地民团的儿媳妇是顾敬之的妹。顾敬之在商南剿共当中吃了大亏,回到亲区,召集亲戚自家,凡是有点势力的,都团结起来,警觉起来,排查管辖范围内的共党,毫不手软进行镇压。形势变得异常紧张,活动无法开展,就连走亲串友都要严格盘查,导致多名党员不慎暴露被捕杀。
除了余集,其余几个区起义都很成功,建了六个区苏维埃。杨山煤矿起义后成立了二百人的游击大队,四百人的工人纠察队,算是走向了辉煌。
可就在此时,中心县委决定,把鄂东北特委改为鄂豫边特委,书记徐朋人。
徐朋人,周维炯认识,当时不叫徐朋人,叫什么来着?记得支持六霍起义时,有人提过,只说是化名,真名叫啥,没说。不过,这个人是条汉子,走路生风,说话干脆,信仰坚定,值得信任。
商城,划归鄂豫边特委领导。
这一决定在红三十二师反响强烈,主要认为,作为红三十二师是商城南邑起义成立的,大多都是商城人,周维炯也是商城人,划去划来,是不是有阴谋?或者说中央对这一块情况不太了解,误听了谗言?产生这些情绪,一时思想难以统一。
作为徐朋人,按中央指示,对商城县委作出通知,要求红三十二师和前一段六霍起义成立的红三十三师、黄麻起义改编的红三十一师发生联系,命令红三十二师向西南方向游击,与红三十一师会合。这一命令在红三十二师传达之后,领导有些看不懂。有人说,鄂豫边特委有意见,要整我们,去了,有可能会把红三十二师打乱,再合编到红三十一师之中,到那时,想回来保卫家乡就难了。
咋办?命令必须执行,党的原则在那儿,但是,红三十二师游击到光山时出了岔子——接触红三十一师,在一起开了一次会,会上交流战斗经验,畅叙并肩作战的设想,会后,有人就搞小动作,个别人找到红三十二师的同志,质问他们为何杀害自己的同志,被质问的人不知道咋回答,只能汇报到师委。
师委连夜召开会议,孔剑舞没参加,刘和青参加了,徐朋人也参加了。
徐朋人是安徽人,领导过六霍起义,与周维炯打交道比较多,至于误杀同志,他也不知道,听了多人议论,说法不一。还有人说,是因为他们想带队伍投敌,也有人说,是上面派来的,这个人姓陈,他指使的,问到此人现在哪儿,漆德玮说,既然是上面派来的,自然又回去了,再问此人姓名,叫陈互道,鄂东北特委有人回忆说,确实有这么个人,但是,此人投敌叛变了。
哎,原来这个名字也是假的,不是陈互道,而是陈胡捣,这一折腾,也充分说明,革命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革命道路上,也会遇到许多沟沟坎坎,在沟沟坎坎当中,也有小人,甚至是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