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你我情深难却.62</p>
by.温榆冬</p>
霍雨浩X唐舞桐</p>
/</p>
上海的梅雨季,潮热的空气黏在皮肤上,连时光都仿佛变得迟滞。十五岁的霍雨浩站在“九重楼”律师事务所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灰蒙蒙的黄浦江。雨水在玻璃上划出蜿蜒的痕迹,模糊了对岸陆家嘴的摩天楼群。</p>
这是他第三次来这家律师事务所。每一次,都意味着他岌岌可危的生活将再次被连根拔起。</p>
“雨浩,”陈云华女士推门进来,声音一如既往的冷静克制,但眼底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戴先生那边的代表已经到了。”</p>
霍雨浩没有转身,只是轻轻“嗯”了一声。蓝发梢的水珠滴落在昂贵的地毯上,晕开一个小点。他刚从寄宿学校被接回来,校服外套湿漉漉地搭在臂弯。</p>
会议室里,气氛比窗外的天气更压抑。长桌对面是父亲戴浩的律师团,西装革履,文件堆叠如山。这边只有陈云华和他——一个半大的孩子,以及母亲生前最好的朋友。</p>
争夺的焦点是霍雨浩的监护权,以及母亲霍云儿留下的、为数不多却意义非凡的遗产:一些手稿,一架旧钢琴,以及一个以他名字设立的、金额不大的信托基金。</p>
戴浩本人没有来。他永远不会亲自出现在这种场合。对于刚刚经历丧母之痛的少年霍雨浩而言,父亲缺席的这场冰冷博弈,比母亲的骤然离世更让他感到刺骨的寒。</p>
对方律师的声音平板无波,列举着戴浩作为父亲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强调着“更优越的成长环境”。霍雨浩低着头,手指在桌下紧紧攥着,指甲陷进掌心。他听到那些关于母亲“情绪不稳定”、“社会关系复杂”的隐晦指控,听到他们将母亲珍视的遗物轻描淡写地评估为“不具有显著经济价值的个人物品”。</p>
陈云华据理力争,语气强硬,引述法律条文,出示霍云儿生前清晰的遗嘱公证。但霍雨浩知道,面对戴浩的财势,这一切都显得苍白。他感觉自己像一件商品,被放在天平上称量,而天平的另一端,是父亲冷漠的权势和所谓的“体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