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四年
御花园畅春园的紫藤萝爬满了朱红廊柱,细碎的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像铺了层淡紫色的绒毯。三岁的璟妍穿着一身月白撒花软缎小袄,手里攥着半块没吃完的芙蓉糕,站在太后钮祜禄氏的寝殿门口,小眉头还皱着——自额娘富察氏去年冬去后,这双本该盈满笑意的眼睛,总像蒙着层化不开的水汽。
“妍儿过来,让皇玛嬷瞧瞧。”太后坐在铺着明黄色锦缎垫子的圈椅上,声音软得像浸了蜜的藕粉羹,身边的大宫女赶紧上前,小心翼翼地将璟妍抱到膝头。小家伙没像往常那样扑进皇玛嬷怀里撒娇,只是低头盯着自己绣着玉兰花的鞋尖,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衣角。殿外忽然传来熟悉的明黄身影,乾隆刚处理完政务,还没来得及换朝服,龙袍下摆沾着些宫外的尘土,一进门就笑着张开手臂:“朕的小公主,今日可想皇阿玛了?”
璟妍抬眼望了望皇阿玛,小嘴抿了抿,终于还是从太后膝头滑下来,小短腿迈着碎步跑到乾隆面前,小手轻轻拽住了他的龙袍下摆。乾隆蹲下身,指尖轻轻蹭了蹭女儿泛红的眼角,声音放得极柔:“妍儿乖,往后皇阿玛亲自带你,再也不让你孤零零的。”一旁的太后笑着点头:“皇上说得是,只是你政务繁忙时,妍儿便送到哀家这儿,左右哀家也闷得慌,有这小丫头陪着,倒热闹。”
没过几日,乾隆要去承德秋狝,临行前特意让人把傅恒夫妇召进宫中。傅恒穿着石青色朝服,身姿挺拔如松,身边的嫡福晋叶赫那拉氏则一身旗装,手里还牵着两个穿着宝蓝色袄子的儿子——大表哥福灵安和二表哥福隆安。“臣傅恒,携福晋、犬子,叩见皇上,叩见公主。”一家三口刚要行礼,乾隆便抬手免了:“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朕要去承德几日,妍儿便托付给你们照料,可别让她受了委屈。”
叶赫那拉氏赶紧上前,温柔地牵住璟妍的手:“公主放心,到了府里,让表哥陪你放风筝、捉蝈蝈,好不好?”璟妍怯生生地望了望两个表哥,福灵安立刻从怀里掏出个用红绳系着的小风车,递到她面前:“公主,这个给你,风一吹就转,可好看了。”小家伙接过风车,指尖碰了碰扇叶,看着它轻轻转动起来,嘴角终于露出了一抹浅浅的笑意。
到了富察府,璟妍瞬间成了全府的宝贝。每日清晨,傅恒福晋亲自给她梳小辫,用的是镶着珍珠的赤金发簪;上午跟着表哥在府里的花园里追蝴蝶,福隆安跑得飞快,还不忘回头喊:“公主慢点,别摔着!”中午吃饭时,桌上摆的全是璟妍爱吃的:翡翠虾球、水晶肘子、还有甜得恰到好处的八宝粥,傅恒总不忘给她夹一块去了刺的鱼肉,轻声叮嘱:“妍儿多吃点,才能长高高。”
傍晚时分,璟妍坐在府里的秋千上,福灵安在后面轻轻推着,夕阳把她的小影子拉得长长的。忽然听到府外传来马蹄声,她立刻从秋千上跳下来,跑到门口一看,竟是皇阿玛提前从承德回来了!乾隆翻身下马,大步走到女儿面前,一把将她抱起来,让她坐在自己的臂弯里:“妍儿在舅舅家玩得开心吗?皇阿玛可是想你想得紧呢。”璟妍搂着乾隆的脖子,把小脑袋埋在他颈窝,声音带着点撒娇的软糯:“妍儿想皇阿玛,也喜欢舅舅舅母,还有表哥。”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璟妍渐渐从失去额娘的悲痛里走出来。有时乾隆在御书房处理奏折到深夜,她便坐在旁边的小桌子旁,拿着特制的小毛笔,在宣纸上画些歪歪扭扭的小花;太后宫里的枇杷熟了,第一筐准会送到乾隆的养心殿,让妍儿先尝鲜;傅恒府里做了新的点心,叶赫那拉氏也会亲自送进宫,顺便给璟妍带些新做的衣裳。
这年冬至,宫里摆了家宴,乾隆坐在上首,左手边是太后,右手边是璟妍,傅恒一家也受邀前来。殿内烧着银丝炭,暖得像春天,桌上的铜炉里煮着热气腾腾的羊肉汤,香气弥漫了整个大殿。璟妍拿着小银勺,舀了一勺汤递到乾隆嘴边:“皇阿玛,你也喝。”乾隆笑着张口,眼角的细纹里满是笑意。太后看着这温馨的一幕,转头对傅恒夫妇笑道:“你瞧这孩子,如今倒是开朗多了,有皇上和咱们疼着,也算对得起她额娘了。”
叶赫那拉氏点头附和:“是啊,公主如今每日都笑得像朵太阳花,前几日还跟表哥说,要学骑小马呢。”傅恒也笑道:“臣瞧着公主聪慧得很,昨日臣教她认了几个字,没过一会儿就记住了,将来定是个有出息的。”乾隆听着众人的话,低头看了看怀里正啃着糖糕的女儿,指尖轻轻抚过她柔软的头发,心里满是暖意——他的小公主,终于在众人的呵护下,找回了本该属于她的快乐,往后的日子,他定会让这孩子,在满满的爱里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