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微婉左臂上的伤口还在渗血,纱布已经换了两层,可血还是慢慢透了出来。袖子贴在皮肤上,每次抬手都像被针扎了一下。她没吭声,咬着牙把腰牌攥紧,推开了尚食局东厢的门。</p>
屋里烧着地龙,暖烘烘的,可一进门,所有的声音都安静了。七八个宫女正围在灶台边摘菜,见她进来,一个个停下手里的活儿,齐刷刷地看过来。没人说话,只有菜叶子被掐断时发出的“咔嚓”声。</p>
“新来的?”一个穿青灰色比甲的嬷嬷从账本后抬起头,眼皮都没完全睁开,“三等宫女?叫什么名字。”</p>
“沈微婉。”她低声说着,把腰牌递过去。</p>
嬷嬷接过,指尖在银边轻轻刮了一下,冷笑一声:“洒扫房出来的,也配进尚食局?陛下开恩让你留在这儿,可不是让你碰御膳的。先去西院,把一百二十只蒸笼刷干净,天黑前交差。”</p>
旁边几个宫女立刻捂嘴偷笑。</p>
“昨天还跪着扫雪呢,今天就想进厨房?”</p>
“怕是连火石都不会打吧。”</p>
沈微婉低着头,轻声应了句“是”,转身就走。她知道这些话不是说给她听的,是专门往她心上戳的。可她不能争,也不能躲。</p>
西院的井台边堆满了竹笼,一层叠一层,油污结成了黑壳,缝隙里还长了霉毛。她卷起袖子,一桶桶冷水往上提。手刚伸进水里,伤口就像被千万根细针扎着,疼得她指尖发抖。</p>
但她没停下,一边刷一边悄悄观察——东边三口大灶是做御膳用的,中间那个灶眼火力最旺,锅是紫铜的;西边的药材柜锁着,钥匙挂在林姑姑腰上;每天下午三点,主事嬷嬷会亲自核对食材进出……</p>
她默默记下,一句话也不说。</p>
半个时辰后,蒸笼全都洗好晾了起来。她回去复命,主事嬷嬷正在炖参鸡汤,头也不抬地瞥了她一眼:“杵这儿干嘛?去把昨儿剩下的枸杞倒了,烂了也不能留。”</p>
“是。”她提着筐走向药材柜。掀开麻布袋的一瞬间,一股酸腐味钻进鼻子。她捏起几粒枸杞,指腹一搓,发现里面已经发绿,霉斑像蛛网一样爬满了。</p>
这根本不能入药。</p>
她抱着筐去找林姑姑。对方正低头看晚膳菜单,眉头皱得紧紧的。</p>
“姑姑,这枸杞……好像坏了。”她摊开手掌,“颜色不对,味道也有点馊。”</p>
林姑姑抬眼看了她一下,接过枸杞闻了闻,脸色立刻沉了下来:“谁管的这批货?”</p>
“说是前天库房送来的。”</p>
林姑姑冷哼一声:“送去另作处理,绝不能混进药膳!”</p>
她顿了顿,又问:“你懂药材?”</p>
“略懂一点。”沈微婉垂着眼,“以前在西角院的时候,常帮老太监熬止咳汤,顺带学了些。”</p>
林姑姑没再多问,只冲灶台边一个丫头摆摆手:“你下去,让她来切百合片。”</p>
那丫头撇嘴:“她?万一切坏了怎么办?”</p>
“我说她来。”林姑姑声音不高,却让整个厨房都安静了。</p>
沈微婉走上前,接过刀。百合干片薄又脆,稍用力就会碎。她稳住呼吸,手腕轻轻转动,一片片落进瓷碗里,厚薄均匀,边缘整齐。</p>
林姑姑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忽然说:“火候要稳,慢工出细活。急了,味道就散了。”</p>
沈微婉点头:“我知道。火太猛,药性浮;火太弱,气不透。”</p>
林姑姑嘴角微微动了一下,像是有点意外。</p>
到了晚上七点,主事嬷嬷突然提高声音:“今晚陛下要夜宵,原定的人病了。谁去做?”</p>
没人回答。</p>
厨房里静得只能听见灶火噼啪作响。</p>
主事嬷嬷环视一圈,目光忽然落在沈微婉身上:“你刚来,正好练练手。两个小时内,做一碗养生粥,送到前殿交接处。没有方子,你自己看着办。”</p>
顿时,哄笑声炸开了。</p>
“让她做御膳?疯了吧!”</p>
“连陛下爱吃什么都不知道,也能瞎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