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说完,大殿里一下子乱了。大臣们互相看,户部尚书掐自己手心,礼部侍郎往后退了半步。崔丞相坐在地上,嘴里念着“虎符……不可能……”,声音发抖。</p>
沈微婉站着,手里还拿着那份证据。她没看崔丞相,也没看别人,只看着皇帝萧彻。风从外面吹进来,她的袖子动了一下。那张《毒物辑注》的纸就在袖子里,边角已经湿了。</p>
萧彻站起来,龙袍扫过台阶。他没看群臣,只对身边的太监说:“拿印信来。”</p>
太监捧着黄布托出玉玺。萧彻亲手盖章,红印很刺眼。</p>
他说:“崔家勾结北狄,私藏虎符,改军报,下毒,陷害皇子,证据确凿。现在就撤他所有官职,抄家,等三司审案。他儿子崔砚之,先关在家里听候处理。”</p>
说完,他看向沈微婉:“你还有话要说吗?”</p>
她上前一步,跪下,额头没碰地:“奴婢只求一件事——请陛下还七皇子清白。”</p>
萧彻沉默了一会儿,点头:“传七皇子萧煜。”</p>
过了十五分钟,外面传来脚步声。萧煜走进来,衣领歪着,鞋子上有泥,像是刚从牢里出来。他跪下,声音平稳:“儿臣拜见父皇。”</p>
“起来。”萧彻走下两层台阶,亲自扶他,“是朕错了。那封信是假的,你没有通敌。是朕糊涂,差点伤了亲生儿子。”</p>
萧煜抬头,眼睛有血丝,没说话,重重磕了个头。</p>
萧彻说:“从今天起,恢复你进乾清宫的权利,归还你的府邸和财产,原来的下属也可以回来。谁再用谣言中伤皇子,就当同犯处理。”</p>
百官低头,没人敢应。之前支持崔丞相的几个老臣,连呼吸都变轻了。</p>
沈微婉还跪着。萧彻看着她:“你也起来。”</p>
她扶地想站,膝盖麻了,身子一晃。萧彻没动,只说:“你揭发奸臣,救了朕,也保住了朝廷。这份功劳,朝廷必须认。”</p>
她刚想推辞,司礼监已经捧着圣旨过来。</p>
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御前奉御沈氏,忠诚正直,破除阴谋,特赐‘明心’匾一块,挂在尚食局西厢。允许她参加日常朝会,可议政事。钦此。”</p>
全场震惊。</p>
一个宫女,能听朝会?还能参与议事?</p>
刑部尚书张嘴想说话,旁边的人拉了他一下。这时候谁替崔家说话,谁就是下一个目标。</p>
沈微婉跪着接旨,手很稳。</p>
“谢陛下厚恩。”她说,“奴婢不敢居功,只愿陛下安康,江山太平。”</p>
萧彻看着她,眼神很深。他知道她不想越界,知道她在避嫌。可正是这样,他更想给她更多。</p>
“起来吧。”他说,“以后不用自称‘奴婢’。”</p>
她愣了一下,没回应,只是低头把圣旨抱紧。</p>
退朝后,大臣们一个个快步离开,没人敢多留。沈微婉没走,站在台阶下。风吹起她的披风一角。腰间的铜牌沉甸甸的。</p>
萧煜走到她面前,停下。</p>
“谢谢。”他声音低,但清楚。</p>
她点头,没说话。</p>
“如果不是你发现炭账不对,如果不是你看穿南陵贡纸的问题,我现在可能已经死在牢里了。”他顿了顿,“你知道崔砚之怎么拿到我的印章拓本的吗?”</p>
她摇头。</p>
“有人动了我母妃灵位的东西。”他说,“但现在我不能说,也不能查。”</p>
她明白他的意思——有些事查太快,反而危险。</p>
“保重。”她终于开口。</p>
他笑了笑,转身走了。背挺得很直,不再是以前那个躲在药房抄方子的闲散皇子。</p>
乾清宫前只剩她一个人。风刮过铜铃,响了一声,又一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