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丞相被抓了,但毒源还在。</p>
她把两份资料叠在一起,手微微发抖。报上去?一旦牵出先皇后的死因,整个皇宫都会乱。不报?萧彻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p>
这时,门外传来说话声。</p>
“王公说早上那封信是他批的,可他自己根本不记得写过那句话。”</p>
“会不会有人模仿他的字?”</p>
“谁敢?而且他说自己亲眼写了,还按了手印……可印泥盒子这几天一直锁着。”</p>
沈微婉屏住呼吸。</p>
说话的是两个小太监,一个姓陈,一个姓李,常在文书房干活。他们以为屋里没人,说得比较随便。</p>
“你说会不会……王公被人换了?”陈姓太监压低声音。</p>
“别瞎说!他是看着陛下长大的!”</p>
“可我昨天看他右手直抖,连茶杯都端不稳。你还记得去年冬天吗?他也这样过一阵,后来好了。”</p>
沈微婉心里一震。</p>
手抖、记不清事、情绪不对——这些都是“缠丝露”后期的症状。</p>
如果王德安也被下了毒,那他最近经手的所有文件还能信吗?</p>
她慢慢坐下,脑子很乱。一边是皇帝刚给的信任,一边是萧煜的请求;一边要防内廷泄密,一边要查十几年前的旧案。</p>
她到底该先顾哪一头?</p>
她拿出荷包,把《毒物辑注》残页和《脉案辑要》抄本包好,再用油纸裹紧,塞进最底层。尚食局西厢有个密格,藏在灶台夹层里,除了林姑姑没人知道。</p>
但她不能完全相信林姑姑。</p>
那个老人知道太多,也沉默太久。</p>
她决定只告诉一件事——先皇后文书上的笔迹有问题,请她帮忙看看是不是同一人写的。别的先不说。</p>
至于萧煜那边,她不能再传消息,也不能见他。只能通过调整皇帝的饮食和药膳,悄悄延缓毒性发作。</p>
只要再撑一段时间,等她摸清王德安身边的人,找出替他写字的人,也许就能顺藤摸瓜。</p>
她正准备合上登记簿离开,忽然发现一页夹着半片碎纸。</p>
她小心揭下来,在灯下拼好。</p>
是一段残字:</p>
“……壬寅年三月初七,奉皇后旨,北芪入库东库丙三,特令双人验讫……”</p>
后面没了。</p>
但“壬寅年”三个字,让她心跳加快。</p>
那是先皇后死的前一年。</p>
她盯着那行字,一动不动。</p>
窗外敲了三更。</p>
她仍坐在小屋里,手里拿着那份没归档的副本,眼睛盯着“王德安”三个字。油灯闪了一下,照亮她收紧的瞳孔。</p>
她的左手慢慢移到腰间,握住了铜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