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首个周二,教室窗外,草坪上的霜化为水珠,在太阳底下闪闪发亮。对于少年而言,任何能够放下书本尽情玩的课程都能被称之为“喜欢的课程”,比如即将到来的体育课。</p>
“PE改成室外!”体育老师伯顿先生吹响哨子,“女生去器材室拿无板篮球的柱框——男生别偷足球,上周踢进湖里那个还没赔!”</p>
智音接过印着“维多利亚中学”的起球的橘红色背心。远处,两个女生正用发卡互相别住过长的短裤裤脚。</p>
“记住!”他敲着生锈的记分牌,“GS和GA别踩进对方禁区——上周莉迪亚的‘越位蛋糕’还在我办公室发霉!”</p>
就在伯顿先生讲解时,智音注意到几个高年级女生拿出马克笔,将位置缩写写在手背上。斜前方,球网的破洞用彩色电工胶布补过,像某种现代艺术。</p>
自练习开始三分钟后,GS突然高喊“苹果派”,同时把球往身后藏。对面WA立刻蹲下,而GD开始顺时针绕圈。</p>
最魔幻的是裁判居然默许这种胡闹。伯顿先生甚至给“最创意犯规”颁奖,上周冠军是用发卡当暗器绊人的九年级生。</p>
集合哨声吹响时,智音的橘红色背心已汗湿成深锈色。她跟着人群挤进教学楼,塑胶鞋底在地砖上留下串半透明的脚印。</p>
“把《河流地貌》翻到第34页。”地理老师霍洛威夫人用登山杖敲了敲投影幕布。当幻灯片切换到牛轭湖形成示意图时,她突然提问:“尹同学!请说说曲流河下蚀作用!”</p>
“牛轭湖……”智音用袖口擦了擦还在滴汗的刘海,“我从BBC纪录片看到泰晤士河19世纪……”她突然住口,发现课本插图里,自然河道被标为理想状态。</p>
霍洛威夫人的登山杖停在半空:“这正是我想说的!人类干预与自然侵蚀的博弈!”</p>
“下课后留一下,尹同学。”登山杖尖点了点智音的课桌,杖底还沾着球场的红土。</p>
空荡的教室里,老师翻出一页泛黄的航拍图。“看,汉江的混凝土堤岸,和泰晤士河一样野蛮。”她的指甲戳着照片上灰色的直线,像在指控一道伤疤。智音盯着那道痕迹,发现自己指甲缝里还嵌着球场的白灰。</p>
“下周三放学后,”霍洛威夫人合上相册,声音很轻,“如果你对河流地貌还有兴趣,图书馆的新版《地质学刊》到了。”</p>
智音最后离开时,夕阳透过彩窗,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菱形光斑。她脑子里同时盘旋着无板篮球的暗号、被混凝土束缚的河流。</p>
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便是放下书包,将那件背心丢入盆里搓洗。她把背心晾在暖气片上,转身进了浴室。</p>
十分钟后,她顶着一头湿发出来,发尾的水珠在地板上滴成一条断续的线。她弯腰捡起浴巾,发现拖鞋底还粘着一小块橡胶颗粒。</p>
“吃饭了!”李太太的声音混着炒锅的滋啦声传来,“今天有豆腐,再不来阿素就抢光了。”</p>